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子评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659038
  • 作      者:
    杨义主编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杨义,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两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文学评论》主编,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3卷、《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叙事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古典文学图志》以及10册《杨义文存》等著作30余种。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成果奖等奖项。其学术思路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倡导大文学观,主张重绘文学地图,创造大国文化气象,开拓文学之地理学、民族学、图志学、文化学诸学科分支。杨义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1992),曾在英国学术院(1998),荷兰莱顿大学(1998),新加坡立大学(2001),剑桥大学(2003)任客座教授。曾讲学于英国牛津、剑桥、伦敦、爱丁堡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韩国汉城大学、釜山大学,俄罗斯彼得堡大学,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老子是先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说历经演变,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与儒学思想长期共存、并行发展,“儒道互补”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特征。《中国文史经典讲堂:老子评注》对《老子》一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评析,对理解老子的思想与文学价值极有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责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责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1.宠辱若惊:得宠和受辱都像受到惊骇一样。若,乃。后文八个“若”字,皆训“乃”。
    2.贵:非常重视。身:精神与肉体的合一。高亨《老子正诂》云:“此句义不可通。疑原作‘大患有身’,‘贵’字涉下文而衍。‘有一若’篆文相近,且涉上句而讹。下文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P’正申明此意。”又,焦兹《老子翼》录王纯甫言:“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文之奇也,古语多类如此者。”3.宠为上:以得宠为尊上。
    4.辱为下:以受辱为卑下。“宠为上,辱为下”二句,王弼本作“宠为下”,河上公本作“辱为下”,景福碑本、陈景元本、李道纯本作“宠为上,辱为下”,王本、河上本疑均有夺误。
    5.为:因,由于。有身:即有我。
    6.此句的意思是说要以贵身的态度为天下,言下之意是所贵非“身”,而是“天下”。
    7.若:乃,才。寄:托付。
    8.此句意为要以爱身的态度为天下。
    串讲得宠和受辱都会感到惊愕,重视身体就好像重视大患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呢?以得宠为尊上,以受辱为卑下。得到这些就感到惊喜,失去这些就感到惊惧,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就好像重视大患一样呢?我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此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还能有什么祸患?所以,只有以“贵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才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将天下委托给他。
    评析老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贵身”,也就是对于生命本身的重视。这在第十二章中已经从物欲与生命的关系方面,阐述了生命本身相比于物欲的重要。这一章中,则着眼于在社会生活中,人如何不为外物所伤害,以自身的生命为重,养护身体及精神。在社会生活中,人被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限定。人与人相处之间所产生的宠辱,在平常人的体会中,前者给人带来荣耀和快乐,后者往往意味着无尽的烦恼和困惑。而在老子眼中,无论宠辱荣耻,全都是对于自然生命的摧残。
    宠辱看起来似乎是完全相反,但对于个人生命而言却并无不同。得宠的人在快乐的同时,担心着失宠的命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因而不免患得患失;处于耻辱当中的人不免伤心、痛苦、愤恨,受着摆脱耻辱、向往宠幸的煎熬。这种种失衡的心态,必然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对于自然生命的损伤也是不言而喻。此外,无论宠辱,对于个人来说都意味着个体独立人格的丧失。当外在的他者成为人的存在状态的决定物时,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即被消解殆尽。一个人只有在他的身心不为任何外物所负累、所牵绊时,他的价值也只有在不以外在的物质而以自身的状态为衡量标准时,才真正获得了自身的价值和自由,生命才处于极为圆满的状态中。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视宠辱为无区别,把它们视为对人自然生命的戕害的原因。后世文人常以“宠辱不惊”、“宠辱皆忘”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正源自于对老子所描绘的独立而充实的生命状态的向往。
    人们常常会把身体以外的东西看得格外重要,而对于最可宝贵的生命却常常忽视。因而老子劝诫人们,要以平常对待“大患”的心态来对待生命。
    为了躲避祸患,人们常常殚精竭虑、无所不为,其重视程度无可比拟。如果用这种心态来对待生命,那么生命自然也就会保全。生命是人在世上存在的根本,如果没有生命,人们所重视的一切,所为之忙碌的一切,包括祸患,便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因而,不重视生命,反而注重外在的荣辱福祸,无异于舍本逐末。
    以此推而论之,如果能真正贵重一己之身,珍爱一己之命,必然能贵重他人之身,珍爱他人之命,也必然贵重天下,珍爱天下,这样的人是值得信任、可以托付天下的人。只有以爱身的态度来治理天下的人,也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天下为根本,为最重,则必然保全天下,养护天下,使天下安定平和。将治天下之道与养生、贵身之道相喻相通,老子学说确乎是本之自然、贵乎养生。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