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天论部分<br> 第一章 世界本原论<br> 第一节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阴阳”“六气”和“五行”<br> 在把某种物质或“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之前,中国哲学的早期思想是把世界视为一个普遍联系的系统,决定这一系统之运动变化的要素是“阴阳”或“六气”与“五行”。这样的思想实为中国古代之世界本原论的前导。<br> “阴阳”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周易》(《周易》有“经”有“传”,此处指其“经”的部分)。《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卦画的起源可能很早,《易传?系辞下》有伏羲氏“始作八卦”之说;从八演成六十四卦并逐步完成卦辞和爻辞的编纂,大约在殷周之际。组成《周易》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是奇(━)偶(┅)两种符号,即所谓阳爻和阴爻,两爻以三重叠而组合成八卦,现卦相重而组合成六十四卦。<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