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命名和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the link of word to objec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844934
  • 作      者:
    (美)R.J.内尔森(R.J.Nelso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技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命名和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从指称理论的历史发展出发,系统探讨了语词与对象的语义学关联,介绍了洛克、布伦塔诺、皮尔士、弗雷格、罗素、斯特劳森、塔尔斯基、卡尔纳普、奎因、克里普克和福多等著名哲学家的指称思想,特别是立足于作者自己深厚的计算机和数学知识背景,对指称、意义、真理、意向、心灵、感知等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融合了计算逻辑、认知科学、心灵哲学、语言学和脑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从而论证了指称的因果理论和算法理论的解决方案,为指称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是分析哲学传统中的重要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R·J·内尔森(R.J.Nelson,1917—1997),美国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Case Western ResetveIJniversity)哲学和数学教授,大系统计划和计算机开发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职于IBM公司,1981年从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哲学系退休。研究领域涉及哲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和心理学等方面。
展开
内容介绍
    《命名和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从哲学的和批判的背景中来探究指称的历史,其范围涵盖了从洛克、布伦塔诺、皮尔士、弗雷格、罗素、斯特劳森、塔尔斯基、卡尔纳普和奎因,直到克里普克和福多。作者以生动的笔触阐释并评价了分析传统中的诸多核心争论。《命名和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的其余部分介绍了作者自己对命名和指称问题的解决方案。他的指称算法理论源于皮尔士的思想,即意指是词项、对象和解释之间的三元关系。该理论最终发展为指称的因果观念,并且在保持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之间区分的同时,还为词项留下空间。通过使用各种计算机模型,《命名和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讨论了语词之于对象的意义和指称,以及这些现象与感知、信念和真理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这些模型都是并行的、联结主义的计算模型,而非20世纪中叶人工智能的序列模型。与先天论和心理表征理论相反,其目标是要阐明语义上可解释符号的起源,而非对它们提出假设。由此成为乔姆斯基之语言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的替代理论。《命名和指称》一书,对语言、心灵和逻辑哲学的学生,以及认知哲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对于认知科学和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和脑生物学的读者和研究者,《命名和指称:语词与对象的关联》也是重要的资料并具有启发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导论<br>  1.1  由语词到事物<br>    对于什么才算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任何人对它进行反思都会引发较深的感触。“上帝存在吗?”同“人是机器吗?”以及“道德判断存在理性基础吗?”都属于较高层次的问题。但“诗歌应当反映它的时代政治吗?”这类问题除了对于文学批评家和其他无所事事的哲学家之外,是相当低层次的问题。<br>    语词之指称的本质属于一个较高层次的问题。但即使是对一个哲学家来说,这个问题也不那么令人感兴趣,除非你注意到“‘上帝’这个词有所指称吗?”与“上帝存在吗?”所问的是同样的事情,即对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必定就是对另外一个问题的回答。<br>    然而两者肯定有一定差别。言辞表达上就有点令人瞩目。“上帝存在吗?”仅要求做出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并且如果你是不可知论者,你可以置之不理。但“‘上帝’一词有所指称吗?”就麻烦了:有人正欺骗你或浪费你的时间。与“斯佩福基”(Spfch)不同,要否定“上帝”指称或意味着某物比较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帝存在。或者相反,它意味着上帝存在吗?<br>    另一方面,毋庸置疑:每天我们都能或多或少进行成功的说和听。代词“我”指称我,“你”指称你;名词短语“这个桌子”指称我面前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桌子,“这本书”指称这本确定的书。没有任何东西能比语词的对象更不令人惊奇或担忧的了。至于“上帝”:如果你相信,这个词就有所指称,你不相信,它便是虚构的,仅此而已。<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1章  导论<br>1.1 由语词到事物<br>1.2 指称的形而上学<br>1.3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数<br>1.4 三条规则<br>第2章  自然符号<br>2.1 指称论题<br>2.2 洛克的名称理论<br>2.3 布伦塔诺论题<br>2.4 皮尔士:指称是推理<br>2.5 从心灵到逻辑<br>第3章  涵义和指称<br>3.1 弗雷格的语义学<br>3.2 精确语言<br>3.3 涵义和指称<br>3.4 自然语言<br>3.5 涵义的类别<br>第4章  命名和摹状<br>4.1 哲学分析<br>4.2 逻辑原子主义<br>4.3 亲知和摹状的知识<br>4.4 指称和指谓<br>4.5 指称和使用<br>4.6 曲解和异议<br>第5章  无指称的真值<br>5.1 语义学和悖论<br>5.2 真值的概念<br>5.3 指称在哪里?<br>5.4 卡尔纳普和逻辑真值<br>5.5 指称是先验的吗?<br>第6章  指称和言语行为<br>6.1 理解和使用<br>6.2 语言使用者,沉默或被排除<br>6.3 纯粹语用学<br>第7章  通向自然主义之路<br>7.1 哲学——科学之部分<br>7.2 不确定性<br>7.3  整编<br>7.4 同一性和行为<br>第8章  原因和功能<br>8.1 严格指称<br>8.2 民间心理学<br>8.3 作为功能的心灵<br>8.4 心理表征<br>8.5 机器和表征<br>8.6 先天论和因果指称<br>第9章  机制<br>9.1  自上而下的语义学<br>9.2 自指称而上<br>9.3  自由的算法和具化的算法<br>9.4 原因、计算和指称<br>9.5 句法和意向<br>第10章  直接指称<br>10.1 语词、状态和规则<br>10.2 观察语义学<br>10.3 感知和意义<br>lO.4 意向性<br>10.5 指标和亚原子<br>10.6 证明和真值<br>第11章  心灵和语义学<br>11.1 对指称和真值的反思<br>11.2 心理语义学的边界<br>11.3 进化和习得<br>附录<br>注释<br>参考文献<br>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