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认识论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065437
  • 作      者:
    姜国柱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认识论史》力求探索中国认识论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思想脉络,总结历史上思想家思维的经验教训,借以锻炼、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展开
作者简介
    姜国柱,1938年4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史专业。现任国防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汉学》编委,陕西横渠书院名誉院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学术顾问,兼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美国传记学院选为世界著名教授、学术领袖(先)人物。主要著作有:《张载的哲学思想》、《论人·人性》、《中国历代思想史》(先秦、宋元、明代三卷)、《李觏评传》、《张载关学》、《儒家人生论》、《道家与兵家》、《周易与兵法》、《姜太公评传》、《中国军事思想简史》、《中国军事思想通史》(五卷本)。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认识论史》主要分为五章介绍,认识的童年——原始思维、主体和客体——认识和认识对象、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知和行——认识和实践、真理观——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认识的童年——原始思维<br>    一  从古猿智慧的产生到人类思维的过渡<br>    追溯中国史前时期的意识形态,是研究中国认识论史的一项基本任务。由于原始人没有文字记载他们的实践活动和思想活动,这就为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我们只能根据考古工作者从地下发掘的原始人的遗址、墓葬、骨骸、工具、武器、生活用品等,来推断他们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水平、社会状况和智力程度。我国考古工作的收获,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我们依据这些资料,可以探索原始思维、初民认识产生、过渡的大致轮廓。<br>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始祖——古猿,它们生活在树上,满身是毛,但身体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都与人相似。由于大自然的沧桑巨变,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开始使用天然“工具”,从事最初的“劳动”,经过千万世代的艰苦斗争磨练,使手脚进一步分化,渐渐开始直立行走,并逐渐发展到能制造简单的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伴随着劳动而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自觉的功能——意识,这就使猿变成了人。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猿类的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大脑容量比一般动物大,大脑皮层皱纹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灵敏的反应能力,是动物中的最高智慧者。从猿变成人后,人类一诞生便有了意识。猿到人的转变,不是生物自然进化的结果,而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完成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的童年——原始思维<br>一  从古猿智慧的产生到人类思维的过渡<br>二  原始人的思维活动及其表现<br>三  神灵观念与图腾崇拜的产生<br>四  宇宙的产生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br>五原始公社解体——奴隶社会初期的认识论<br><br>第二章  主体和客体——认识和认识对象<br>一  天与人<br>二  心与物<br>三  形与神<br>四  能与所<br>五  名与实<br><br>第三章  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产生和发展<br>一  闻见与思虑<br>二  生知与学知<br>三  格物与致知<br>四  可知与不知<br><br>第四章  知和行——认识和实践<br>一  知行难易<br>二  知行先后<br>三  知行轻重<br>四  知行分合<br>五  知行相资<br><br>第五章  真理观——检验认识的标准<br>一  言必立仪<br>二  天命鬼神<br>三  金钱权势<br>四  天理人心<br>五  圣众之言<br>六  无是非论<br>七  名实相符<br>八  参验效验<br>九  力行实践<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