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89461
  • 作      者:
    韩立新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经典。本书不仅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篇章结构、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还对目前国际上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
展开
作者简介
  韩立新,男,1966年3月20日生于内蒙古赤峰市。2000年3月在日本一桥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代表著作有《生态学和马克思》(日文,日本时潮社,2001年11月),《环境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另有翻译著作2部,中外文论文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我国研究这一领域的一线学者和清华大学部分师生共同撰写的,它不仅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篇章结构、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还对目前国际上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
展开
精彩书摘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和内容
  无论是对专业研究者来说,还是对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者来说,《哲学问题》现在新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都为研究这部杰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从马克思主义史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形态》第一章特别值得关注,主要是由整部《形态》的价值,特别是其第一章的意义决定的。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即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分析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他们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有许多特征能够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在此之前的所有著作区分开来。在这篇著作中,有许多观点是第一次被研究和表达出来的。尽管“存在决定意识”的内容能在更早的著作中找到,但这个公式来自《形态》。在这里,首次出现“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这一术语,产生了社会形态学说。在这里,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首次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后来,在致魏德迈的那封著名的信中,马克思对这些特点做了正式表述。在这里,首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命名自己为“现实的人道主义者”不同,他们在《形态》中已经仅仅称自己为共产主义者了。
  《形态》的首创之处还可以列举下去。但是,所有这些与以往不同之处或者是派生的,或者不是最重要的。
展开
目录
凡例
前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新阶段
第一部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结构和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提纲》的内在结构与中心思想
二、《提纲》与《手稿》的思想联系
三、《提纲》与《手稿》的不同及其产生原因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赫斯问题”
一、赫斯是在什么意义上参与《形态》写作的
二、《形态》之前马克思、恩格斯与赫斯之间关系的流变
三、写作《形态》时赫斯是如何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
四、如何看待《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与赫斯的关系
《费尔巴哈》章的排序以及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汉译广松版“代译序”存在的问题
二、《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
三、马克思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MEGA2的两次刊印问题——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编排情况为例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和日本学界对广松版的评价
引言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和出版史
二、广松的文献学研究和对广松版的评价 结语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编连
一、以往的编连情况
二、小束手稿的排序
三、大束手稿{6}至{8)
四、大束手稿{9}至{87)a
五、大束手稿{87)以后
六、《费尔巴哈》章的逻辑结构
结论
第二部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概念解读
第三部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篇章结构
附录
“断裂”的思想?——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差异问题
MEGA2与中译本对照表
马克思恩格斯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