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设立宗庙?
中国古代的宗庙是帝王将相遗留下来的产物。后人为先祖在阳间建立的寄托场所就是宗庙。在古代,统治阶层对宗庙制度有严格的规定:普通庶人不准设庙,只有天子或诸侯才有权力设立宗庙,在宗庙的数量上曾经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的规定。宗庙中供奉有历朝历代先帝的灵位。为先祖设立宗庙,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以孝为先的为人之本,他们认为,为先祖建立宗庙是对亡灵的一种寄托,让后代认识到,先祖的灵魂不会消散,而是可以保佑他们的。就这样,后人不断为先祖设立宗庙,并一代代延续下去。
宗庙中的祭品各有不同。规定:天子用诸如牛、羊、猪,而普通庶民只能用一些植物如小麦、高粱等作为祭品使用。从根本上讲,宗庙是古代帝王将相为了维护其宗教统治地位而为先祖设立的祭祀场所,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统治阶层和普通庶民有尊贵与卑微之分,也是封建社会等级的体现。
我国古代著名的宗庙有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宫殿宗庙,这个宗庙距今有3300多年的历史,并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太庙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宗庙,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重视出生礼的用意何在?
生儿育女一直是古代人非常重视的事情。古人认为,新生命的降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他们会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亲戚朋友,并按照传统的礼仪对新增添的人口进行庆祝。
新生命诞生之际,家人会向亲戚、朋友、邻居等报喜。在报喜的时候,告知新生命的性别、长相等基本情况。报喜一般都是由新生命的直系亲属来做,这也体现出新生命诞生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亲戚朋友的重视。当新生命诞生的时候,主人会在自己家大门口张贴喜讯,上面有新生命出生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报喜的作用。但是孕妇和生病的人应当回避这些。
由于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新生命如果是男孩的话,会配上一块玉佩,寓意是长大以后像玉一样出人头地;而如果新生命是女孩的话,会配上一块丝绸,寓意是女孩长大以后能心灵手巧、相夫教子。
行过冠礼之后对男子意味着什么?
冠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点。当男性生长发育到可以谈婚论嫁的时候,人们会通过举行成人礼的方式,正式把这个男性当成一个可以负责任的男人看待。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由氏族首领对他们进行授权与承认。
冠礼的举办地点都选在宗庙里。古代在实行冠礼的时候,会在十天之前就占卜好良辰吉日。如果这十天中没有良辰吉日的话,就会把日期推移到后面,直到出现良辰吉日为止。选好良辰吉日以后,举办冠礼的家庭会及时把这个消息向亲戚朋友传达。他们会在亲戚朋友当中选出一名男性来担当冠礼主持。行礼的时候,一般都是由最亲密的人为被冠礼者穿礼服,并为他带上帽子。在佩戴帽子的时候,也非常有讲究,每次加冠完,都会为被冠礼者送上祝福的话语,人们会纷纷举起手中的酒,一同为他干杯。祝词大意是:在这个祥和的气氛中,祝你在今后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承担起男人应负的责任。
最后男子还要向其父母叩拜,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并由来宾为这个男子起名字。冠礼仪式接近尾声的时候男子的父母要起身送来宾一程,把他们送到大门口后,目送他们渐渐离去。自宋代以来,某些地区的冠礼仪式开始变得简单起来,不再宴请亲戚朋友,只是在其家中进行冠礼。
《礼记》中的“冠者礼之始也”是说冠礼仪式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把冠礼理解成为是华夏礼仪文明的起始,《礼记》中的“二十而冠,始学礼”,讲的就是男子二十岁,是践行华夏文明的开始,也是他们成长的新阶段。男子行过冠礼之后,获取了新的思想与行为规范,在冠礼的指引下,他们能快速成长起来,真正融入到社会的规范中去。
周代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不论嫡长子年纪大小都可以继承正统,但继位的前提是必须要行冠礼,如果没有举行冠礼仪式的话,要等到举行冠礼仪式以后才能正式继位。周成王年幼的时候就继得王位,可等他举行完冠礼仪式以后才真正掌握实权。汉朝非常重视冠礼,对行冠礼的人员大加赏赐、减免税赋。魏晋时天子的冠礼被安排在正殿里面,举行冠礼的时候配有乐曲。发展到宋代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被放开,男子在十二岁至二十二岁之间都可以行冠礼。到了明朝的时候,礼仪制度又重新恢复,冠礼再次得到了复兴,r上到天子,下到普通庶民都实行冠礼。
随着时间的发展,冠礼已经被逐渐遗忘,但是它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礼仪传统,也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
“仁”与“仁政”是何关系?
“仁”字最早是孔子提出的。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思想道德准则,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并把“仁”定义为“爱人”。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话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亲爱,互帮互助。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也就是“杀身以成仁”的观点。
后来,孟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提出了著名的“仁政”说。
孟子提出的“仁政”主张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这也是他所提倡的儒家仁政思想的最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义”与“仁”的关系?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在古代,“义”字是一个较广的道德范畴。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说见到合乎道德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这里的“义”是指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孔子还提倡“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