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学纲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870387
  • 作      者:
    冯惟榘,金百芬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实《国学讲习记》)现代社会,科学无限制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自身的迷失,只有中国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天人合一思想才能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成为当务之急。需要说明的是,国学是一个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体系,现代社会的国学也必然具有现代化的特点。
展开
精彩书评
    惟榘、百芬的《国学纲要》写得明晰而生动,打印稿竟然成了我放不下的读物。它不是小说,却比小说更让我沉迷。我一直盼望有一部简明有力的、直捣穴位的国学普及读物,它能让我扶绠而行,让我豁然开朗,让我初解混沌而条理分明。不错,我眼前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因此,我一边想象青灯黄卷的劳动时光,一边要忍不住地感谢辛苦的惟榘、百芬。
    ——张炜(山东省作协主席,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展开
精彩书摘
    《资治通鉴》目录30卷,考异30卷,正文294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记载,到五代末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凡113主,共1362年。以编年为体,记述了周秦至五代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部情况。
    《资治通鉴》的史料引用极为丰富,除17部正史,又援用杂史史料多达300余种。对史事的叙述,一件事情往往用数种材料写成,年月事迹有歧义的地方,考订后注明取舍的原因。
    《资治通鉴》采用分工撰写和一人定稿、统一修辞相结合的方法。刘恕、刘颁、范祖禹分工协修,司马光总其大成。编写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叫做“丛目”,把收集的史料标明事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第二步叫做“长编”,对丛目中的史料详加考辨,选择记述较为详尽者重新编写。这两步工作由协修人员担任,书吏进行抄录。第三步由司马光对长编删改润色,写成定稿。
    作为供皇帝阅览的史书,修撰《资治通鉴》的政治意图非常明确--通过讲述历史,教导为政者多行仁政王道,宣扬以“仁”、“诚”为王道之本的政治哲学,以达到“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政治目的。因此,《资治通鉴》所记内容偏重于政治、军事,对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记述则很简略。
    《资治通鉴》问世后好评如潮,宋神宗赞其:“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朱熹赞扬说:“上下若干年间,安危治乱之机,情伪吉凶之变,大者纲要领挈,细者缕析毫分,心目了然,无适而非无处事之方。读此书,由能开涤灵襟,助发神观。”(《通鉴室记》)这主要取决于《资治通鉴》采用的完善的编年叙事方法。这些编纂方法对后世史书的编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同时用追叙和结语的手法,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使人一目了然。记述重大历史事件首尾贯通,刻画重要历史人物细致生动,并且扼要地纳入了不同时代的典章制度及其实际运用情况,克服了一般编年史书的缺点。其次,史料运用灵活,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及历史事件的叙述,系统而明晰;叙事简洁平实,增强了史书的文学性。另外,还删除了其他史书普遍收录的一些迷信史料,如符瑞、神异、怪诞等。
    ……
展开
目录
绪 论
第一编 经部
概 说
第一章 《周易》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十翼”的内容
第三节 卜筮的方法
第二章 《尚书》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尚书》的价值
第三章 《诗经》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诗经》的艺术
第三节 《三家诗>>及《毛诗》
第四节 《诗经》的社会功能
第五节 《诗经》的价值
第四章 “三礼”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周礼》
第三节 《仪礼》
第四节 《礼记》
第五章 《春秋》三传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春秋左氏传》
第三节 《春秋公羊传》
第四节 《春秋毂梁传》

第六章 《论语》
第一节 《论语》的仁学思想
第二节 《论语》对“礼”的贡献
第三节 《论语》对“中庸”的论述
第四节 《论语》的政治主张
第五节 《论语》的教育主张
第六节 《论语》的文学价值

第七章 《孟子》
第一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孟子》的文艺思想
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孝经》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孝经》的内容

第九章 《尔雅》
第一节 《尔雅》的内容
第二节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第三节 《尔雅》的价值

第二编史部
概说
第一章 纪传体史书
第一节 《史记》
第二节 《汉书》
第三节 《后汉书》
第四节 《三国志》
第五节 《晋书》
第六节 《宋书》
第七节 《南齐书》
第八节 《梁书》
第九节 《陈书》
第十节 《魏书》
第十一节 《北齐书》
……
第三编 子部
第四编 集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