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途径是最终供应的能源(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用于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产生碳排放,消费需求的结构及数量的多少会影响碳排放流总量,最终消费需求将决定能源的总供应量,从而影响碳源总量。最终消费又包含能源利用和非能源利用消费两部分,能源利用是其中最重要的能源消费需求部分,也是最主要的CO1排放源,它又分为三组:工业部门、运输部门和其他部门(农业、商业和公共事业、居民消费和其他),在消费部门中,工业排放所占比重最大,道路交通增长显著已超过居住与服务业,仅次于工业(图1.11)。燃料的非能源利用消费主要是指作为制造非燃料产品的原料,以及利用燃料的物理属性(如润滑剂、润滑脂)和溶剂属性等的消费量,这部分消费量未燃烧产生CO2排放。
碳通过能源利用进入行业部门后,在各行业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隐含碳的形式附着于各行业部门形成的产品之中,而后还将在部门问生产技术联系的影响下,在部门行业间转移,即按照产品生产制造的生命周期转移流动,每个最终产品的隐含碳排放是其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隐含碳排放的总和。生产技术不仅通过影响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加工转化效率、分配/传输损耗率等途径影响碳的流动转移,也会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单位产品生产的碳排放系数,从而影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
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贸易还导致碳以能源产品或各非能源行业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形式在不同国家及地区之间流动。能源产品贸易中,出口的能源产品既包括一次燃料的直接出口,也包括一次燃料产品经加工转化为二次燃料后的再出口;而出口的能源产品可能用于能源利用,也可能用于非能源利用。其他行业的产品的进出口意味着生产制造该产品的隐含碳也在国家或区域问发生了转移。如果一个国家生产的碳排放总量大于该国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则意味着这一国家通过国际进出口贸易替其他国家或地区排放了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