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空间分布状况有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是用等温线图表示,等温线即地面上气温相等点的连线。等温线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气温分布特点。例如,等温线稀疏,则表示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悬殊;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多;等温线沿东西向平行排列,表示温度随纬度而不同,即以纬度为主要因素;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离海洋远近而不同。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海拔高度。但是,气象工作者在绘制等温线图时,常把温度值订正到同一高度即海平面上,以便消除高度的影响因素,从而把纬度、海陆及其他影响气温的因素更明显地凸显出来。
气温的垂直分布,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对流层中气温之所以随高度而降低,是因为地面长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故越靠近地面,空气获得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对流层顶的高度以及气温状况与纬度、季节以及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因此,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顶比高纬度地区高,同一纬度夏季的对流层顶比冬季高,暖气团控制时对流层顶较高,冷气团控制时对流层顶较低。
逆温现象。一般来说,气温直减率越大,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逆温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根据成因,分为以下两种: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表因辐射而失去热量,与地面接近的气层冷却最为强烈,而较高的气层冷却较为缓慢。
因此,低层大气产生逆温现象,即为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厚度可以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一般日出以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现象会逐渐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也慢。
2.平流逆温。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而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当暧空气移动到冷地表面上空时,底层空气因受冷地表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离地远,降温少,这样就容易形成逆温。冬季,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温差显著,当海上暧空气流到大陆上时,经常会出现平流逆温。
七、雨的形成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中或者从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以后,由于本身的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输而广泛地散布于大气中,使大气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即大气湿度。在一定条件下,水汽会发生凝结,产生云雾等天气现象,并且以雨雪等降水形式重新落回到地面。地球上的水分就是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循环不已,对天气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一)饱和水汽压大气中有水汽,水汽本身的压力称为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空气中能容纳水汽分子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含量恰好到达此限度,叫饱和空气;如水汽含量未达到此限度,叫末饱和空气;如果水汽含量超过此限度,叫过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叫饱和水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因此,超过此限度,水汽就要开始发生凝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