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浇筑地点应按要求制作一定数量的试件,分别置于现场和室内养护,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置于现场的试件,应在室内解冻后试压。
(三)问题讨论
关于冬期低温下的混凝土施工,对各种施工工艺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已经作了介绍,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粗浅意见:
(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施工难度,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方能采取冬期施工。更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冷混凝土施工,因为冷混凝土准确的防冻剂掺量很难确定。为了保证混凝土不受冻害,加入的量往往要超出应该加入的量。即使超量,如果遇到气温突变,还会遭受冻害。
在冷混凝土中加入大量的防冻剂,不仅早期强度发展慢,而且不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于强度发展速度低,不可能及早拆模,施工进度也不可能加快,等于白白增加了成本。
1959年冬季,笔者曾在一小水闸上进行了冷混凝土施工的尝试。经多年观测发现表面易析盐、剥皮,结构酥松,钢筋锈蚀。证明采用冷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欠佳的。
(2)应该采取冬期施工的工程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很小。比如地下工程(隧道、地下厂房等)、地面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及地面上容易蓄热的工程等,在任何气温下都不需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只要采取减水、减小坍落度就可以保证冬期施工质量。必要时采取蓄热法,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地面厂房、民用建筑第一层的板、柱及易于保温的工程,气温在一10℃以下时,采取减水、减小坍落度后再采取蓄热法,必要时水和砂加热就可以保证质量,不会受到冻害。当气温为一15~一10℃时,除以上措施外,再适当加入少量的早强剂即可。
笔者于1962~1965年期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混凝土施工中,每年冬期备料,春初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期间虽然气温低至一15℃,但处于升温季节。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均成功地采用了上述蓄热施工方法,大大节约了工程费用。
距地面较高、第二层以上的结构,气温在一10℃以上,采取以上措施再加入早强剂亦可保证质量。气温低至一10“C:以下,应尽量避免施工。
总之,应该尽量避免冬期施工,冬期施工首先应采用蓄热法,其次是材料加热结合蓄热法,再其次是配合加入少量早强剂。这样做不仅降低了成本,更主要是提高了质量,免除了后患之忧,同时也并不影响施工进度。
蒸汽养护适宜于工厂式预制混凝土,电热法耗电多,都不宜现场多用。蓄热法不仅简便、适应性广,而且完全符合当今时代节能减排的要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