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纺织技术时期到西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整个阶段是纺织技术成熟的阶段。它的特点是纺织品种较多,其纺、织、染、印工艺流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纺织机械比原始纺织时期有所提高,我国传统的三大名锦、四大名绣就产生在这个时期。三大名锦分别是蜀锦(汉代)、宋锦(宋朝)、云锦(明、清)。蜀锦产生于汉代至三国时期的四川成都;云锦是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织物,有织金、花缎、织锦、妆花,其中妆花最具盛名,它的特点是用金线装饰花纹和用金线勾边,其色彩浓艳、富丽堂皇;宋锦就是宋代的织锦,是宋代最著名的织物。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蜀绣、湘绣、粤绣。
我国传统的染色技术,以植物、矿物染料为主。植物染料有靛蓝、苏木、茜草、槐花、红花、紫草、蔷莨、栀子、姜花等。矿物染料有石绿、丹砂。
西方工业革命后进入纺织机械化时代,织机的动力由电力或蒸汽来完成,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同时也丰富了纺织品的种类。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化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工业化的纺织机械取代了传统的印染技术,不过蓝印花布、扎染、蜡染等手工印染作为传统文化至今仍然保留,只是人们生活所需的大批量纺织品仍然依靠工业化生产。
20世纪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纺织品生产、销售引入了电子信息技术。数码技术进入纺织品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出现了各种高技术纺织机械,如片梭织机、剑杆织机、高速整经机、多套色宽幅印花设备。电脑控制的纺、织、染、印、绣、缝机械,如喷射印花、计算机染色控制系统、织花CAD系统、印花CAD系统、针织CAD系统、刺绣CAD系统,电子信息数码技术在纺织品设计与市场中的运用,如数码纺织(用数码技术、网络、各种设计软件、数码技术一体化的纺织系统管理)等,电子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提高了纺织工业从市场到生产的快速反应效率,还使产品的花色品种翻新速度加快。
20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纺织品的原材料。除传统的天然纤维外,创造了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如腈纶纤维、涤沦纤维、维纶纤维、丙纶纤维、人造丝(粘胶纤维和铜铵)、人造纤维素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纤维素酯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纤维。这些纤维常与棉、麻、丝混纺,形成多种性能的面料,为室内布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