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供奉给神灵的神馔
换个角度,我们从神馔的问题观察一下。神社的祭礼中,影射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神馔是神灵的食物,御币是神灵的衣物。其次,神社是神灵的住所,在没有建筑物时,也要拉起注连绳划出地界来。依代表示的就是神灵降临时的临时住所。祭神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是人们基本生活的衣食住等方面。
神馔,古语称为“Mike”,意指食物,写做“御食、御馔、御膳、御饭”等。具体而言,就是供奉神灵的米、水、盐、酒、鸟兽、鱼贝、蔬菜、果实等食品。举行神事活动时,将这类食品摆在神社或依代的桌上,通过供奉食物向神灵表示感谢之意。仪式期间,神灵用完这些食品后,撤下的就举办宴会。
这时,神灵用剩下的食品,就被神主及列席者共同进食了。这种宴会称为直会,严格地讲,是神灵与人类共同品尝食物,也就是神人共食。通过这种活动,神灵的力量传递给了参与神事活动的人。官座(掌管神社祭祀的村落里的特权组织——译者注)的村祭、天皇的新尝祭、大尝祭等,都是相同的道理。通过供奉当年的新米,神灵会保佑这些直接地或间接地参与到其中的人类,获得来年的农作物的丰收。
神馔根据供奉方式的不同,分为散供神馔、乡应神馔和供览神馔。散供神馔也称为神秘神馔,采取倾撒供品的方式。散供与上梁仪式的投饼方式、立春时的撒豆方式类似,多见于地镇祭等镇祭类的仪式上。对待神出鬼没的神灵,古时很早就开始采用散供的方式供奉食物(川出:一九七八)。
乡应神馔是最普遍通俗的方式,除了叶盘神馔和台盘神馔的形式,还用托盘、高脚盘等形式供奉食品。叶盘神馔是沿用古时人们用树叶盛食品的传统,台盘神馔是受了中国式饮食方式的影响,这点将在后文详述。这些在形式上采用与人类相同的饮食方式,对应着神人共食的原则。
供览神馔分为庭积神馔、下据神馔、丸物神馔等形式,其意在将供品展示给神灵看。庭积神馔是将供品堆放在盆景中让神灵观看,古时是放在箱子或叶碗(用竹签将槲树叶串起做成的碗状容器——译者注)中的,在大尝祭时供奉给神灵。下据神馔是摆放在日式主菜的下面,意味着抽出来的东西。丸物神馔是将鱼、鸡等供品做成丸子状供奉的生食,同时还要摆放菜板、菜刀、筷子。
以上这些神馔,有着多样的种类与方式,它们象征性地或者说是形式上反映了自古以来人类的食物种类、饮食方式、烹调方式、盛摆方式、装饰方式等。虽说很难确定具体的年代了,但其中的叶盘神馔、庭积神馔等,可以说保留着古时的烹饪形式。
古代国家供奉的神馔中,最重要的是大尝祭、新尝祭的供品。神馔由天皇亲自供奉,种类与加工供奉的顺序为:水、饭、菜、水果、汤、羹、酒、粥、水。按照这一顺序,可以看出古代人的饮食顺序,以及对食物的价值观,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用当年的新米蒸出的“强饭”和叫做“姬饭”的粥,还要在里面加入白酒与黑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