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493008
  • 作      者:
    邹逢兴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邹逢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第一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全军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军队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1945年出生于江西省峡江县,1969年毕业于“哈军工”。长期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自动测控和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先后负责完成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30余项,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部委级/省级教学成果和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多项;编著出版教材著作30余部,其中国家级、军队级重点/规划教材、教育部工科本科通用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指委”推荐教材20余部,获全国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中国图书奖1部、湖南省优秀教材奖1部、国防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多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各级各类优秀论文奖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基础(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对1999年12月出版的同名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修订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基础(第2版)》凝炼了作者及所在单位多年来从事有关教学、科研的成果经验,融入了国内外有关领域的最新发展,系统介绍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设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技术。全书包括可靠性与可靠性技术概述、避错技术之电磁兼容设计、避错技术之热兼容设计、可靠性编码技术、故障自检测与自诊断技术、故障屏蔽技术、动态冗余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容错控制技术、失败安全设计技术、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等11章内容。。全书贯彻了原理、技术与应用并重、软硬兼顾以硬为主的原则,注重内容选取的基础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内容组织的科学性、严谨性、教学适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类、控制类各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使用,也可供从事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可靠性与可靠性技术概论
1.1 可靠性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2 可靠性技术研究的范畴
1.2.1 避错技术
1.2.2 容错技术
1.2.3 可测性设计
1.2.4 失败安全设计
1.3 可靠性研究的四层次结构模型
1.4 故障与故障模型
1.4.1 故障分类
1.4.2 故障模型
1.5 表征系统可靠性的参数指标
1.5.1 可靠性与可靠度(Reliability)
1.5.2 可维性与可维度(Maintainability)
1.5.3 可用性与可用度(Availability)
1.5.4 安全性与安全度(Safety)
1.5.5 保能性与保能度(Performability)
1.5.6 可测性与可测度(Testability)
1.5.7 简化可靠性参数
1.6 简单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计算
1.6.1 串联系统
1.6.2 并联系统
1.6.3 串并联系统
1.6.4 并串联系统
习题一

第2章 避错技术之电磁兼容设计
2.1 电磁兼容概述
2.1.1 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性
2.1.2 与电磁兼容有关的常用术语
2.1.3 电磁干扰形成三要素与电磁干扰效应
2.1.4 电磁兼容的实施
2.2 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参数
2.2.1 系统内电磁兼容设计
2.2.2 系统间电磁干扰控制
2.2.3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参数
2.3 电磁兼容设计要点
2.3.1 抑制干扰源的设计要点
2.3.2 抑制干扰耦合的设计要点
2.3.3 敏感设备的设计要点
2.3.4 搭接的设计要点
2.3.5 接地的设计要点
2.3.6 屏蔽设计要点
2.4 屏蔽技术
2.4.1 屏蔽与屏蔽分类
2.4.2 电屏蔽原理
2.4.3 磁屏蔽原理
2.4.4 电磁屏蔽原理
2.4.5 几种实用屏蔽技术
2.5 滤波技术
2.5.1 滤波器的特性与分类
2.5.2 EMI滤波器的特点
2.5.3 EMI滤波器的特殊组件
2.5.4 滤波器的选择与使用
2.5.5 几种实用滤波方法
2.6 接地与搭接技术
2.6.1 搭接与接地概念
2.6.2 接地线类型
2.6.3 安全接地
2.6.4 信号接地
2.6.5 接地设计
2.6.6 地环路干扰及抑制
2.6.7 搭接技术
习题二

第3章 避错技术之热兼容设计
3.1 概述
3.2 防热设计
3.2.1 防热设计的基本原理
3.2.2 防热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3 统计信号处理方法
3.3.1 减小阻尼降低热噪声强度
3.3.2 引入滤波器实现信号复原
3.4 温度补偿
3.4.1 温度补偿基本原理
3.4.2 硬件温度补偿
3.4.3 软件温度补偿
习题三

第4章 可靠性编码技术
4.1 检错纠错码概述
4.1.1 检错纠错编码原理
4.1.2 关于编码技术的几个基本概念
4.1.3 码距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
4.2 常用可靠性编码
4.2.1 奇偶校验码
4.2.2 循环码(循环冗余码,CRC)
4.2.3 汉明码
4.2.4 算术码
4.2.5 校验和码
4.2.6 n中取m码(m/n码)
4.2.7 伯格码
4.3 可靠性编码的码制选择
习题四

第5章 故障自检测与自诊断技术
5.1 故障自检测与自诊断概述
5.1.1 故障检测与诊断概念
5.1.2 故障自检测与自诊断
5.1.3 检测与诊断技术的评价标准
5.2 以硬件冗余为主导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
5.2.1 基于检错码的自检测技术
5.2.2 基于冗余模块的比较检测技术
5.2.3 基于自对偶函数的交替逻辑检测技术
5.2.4 基于监视定时器的检测技术
5.3 以软件冗余为主导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
5.3.1 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5.3.2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故障诊断方法
5.3.3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5.3.4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习题五

第6章 故障屏蔽技术
6.1 故障屏蔽概述
6.2 元件级故障屏蔽技术
6.2.1 二倍冗余结构
6.2.2 四倍冗余结构
6.2.3 桥接冗余结构
6.3 逻辑级故障屏蔽技术
6.3.1 交织逻辑
6.3.2 编码状态机逻辑
6.4 模块级故障屏蔽技术
6.4.1 模块级故障屏蔽模型
6.4.2 N模冗余中校正器的设计
6.4.3 三模冗余技术
6.4.4 三模-单模系统
6.5 系统级故障屏蔽技术
6.6 故障屏蔽技术在PC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6.6.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概念
6.6.2 控制系统的静态冗余设计
6.6.3 控制系统供电系统设计
习题六

第7章 动态冗余技术
7.1 动态冗余概述
7.2 重组
7.2.1 后援备份重组
7.2.2 缓慢降级重组
7.2.3 重组中的状态切换
7.3 可重组的动态N模冗余技术
7.3.1 待命储备式N模冗余
7.3.2 可重组二模冗余
7.3.3 混合N模冗余
……
第8章 软件可靠性技术
第9章 容错控制技术
第10章 失败安全设计技术
第11章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