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人认识茶源于中国
在东西方没有海上往来之前欧洲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茶”,更没有“饮茶”这回事。自从16世纪东西方有了海上往来之后,中国人饮茶习俗以及有关茶的知识才传入欧洲。大约在1545年意大利人拉姆·吉欧《航海记集成》中记述:“中国所到之处都有人喝茶。空腹时喝一二杯茶,对发烧、头痛、胃痛、胸部疼痛都有疗效,治疗痛风更是它的主要疗效之一。吃太饱的时候,只要喝点茶,就可以很快消化掉了。”这可能是欧洲文献中有关茶的最早记载。
1560年左右,葡萄牙的传教士克鲁斯,也曾提到过:在中国的高贵人家,每有客人来访,就会将一种叫茶的饮料、一种带有苦味、呈红色、被当作药物的饮料,招待客人。
以上均说明,欧洲人最初对中国茶的印象,是从茶的药用价值和招待客人的饮料开始的。
关于对茶的称呼及茶字的发音,是随着中国广东的cha和福建地方的tay两种发音、分为两种谱系而传播流行的。根据日本茶学专家桥本实研究认为,“茶”语音的传播,可分为陆路与海路两条路线传播。广东发音的cha是经陆路往北传至中国北京、朝鲜、日本、蒙古至俄罗斯,往西传至中国西藏、孟加拉、印度到中东,其中一部分还传入东欧。福建发音的tay,由荷兰自厦门贩茶经南海航路传入西欧,进而传播至北欧各国。
中国茶传至欧洲,对于茶的药用价值,也曾经历过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和争议。最早给予高度好评的是荷兰的名医尼可拉斯·狄可斯(1593~1674),他将茶的好处夸大鼓吹为:“再也没有能和茶相比拟的东西了,喝茶的人百病尽除,还可长寿。茶不但可以增进人体奠大的活力,也可以预防结石、胆结石、头痛、感冒、眼睛发炎、内膜炎、气喘、胃肠病,而且因为茶可以提神醒脑、使人不睡觉,所以对想熬夜写作、思考的人大有帮助。”
由于贸易上的摩擦,对茶产生抵制的呼声也有,反对茶的强烈反应首先出现在曰耳曼,有一位耶稣会教派的传教士马其诺·马其尼,他说中国人之所以面黄肌瘦,就是因为喝茶的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