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钻到地下躲避酷暑和严寒的吸浆虫幼虫感觉到了舂的萌动,睁开朦胧的睡眼,开始缓缓向土表移动,小麦拔节时,变“长茧”做着化蛹的准备,在小麦抱胎孕穗时,逐渐化蛹,经过半个多月的彻底转化,小麦抽穗时正好羽化成蚊子。这些小蚊子寿命很短,雄的只能活2~4天,雌的稍长一点也只有3~5天,但它们却很会珍惜暂短的生命,自蛹壳脱出后,翅膀尚未展开就先钻出地面,在地表爬行,选择一有利地形,稍事休息后,努力拍打两个皱叠的翅膀,待双翅完全展开变硬后,向前爬行,似乎是在为第一次飞行做着准备活动。约经10~30分钟后,开始做短距离的飞翔,为了隐蔽,此时多在地面杂草的茎株间或在麦秆的下半部。
就在低空练飞行技术的同时,还顺便完成了生命中的另一重要活动——交配。完成这一活动仅需4分钟,最长也不超过10分钟。然后继续自己的飞行练习。等飞行技术练得纯熟后,立即飞向正值抽穗期的麦穗,开始紧张地产卵,此时也不过当日下午3~4点。它们的时间抓得很紧,一旦遇到麦穗,立刻上下左右爬行,同时将腹部末端的产卵管伸出并不停地在各小穗的空隙间探试,凡产卵管能插人的地方都留下一粒卵。每次产卵后只休息3~5秒钟即另换地点。麦粒的护颖和外颖之间,外颖与内颖之间,小穗轴与穗轴之间,外颖与内颖合缝处均能产卵,其中以外颖和护颖之间产卵最多,这样未来的小宝宝们不仅能尽快钻入麦粒,免遭天敌伤害或被风吹落,而且不用费力就可以很快找到食物。考虑得多周到!
风平浪静时,小麦吸浆虫自己飞不远,却会巧妙利用微风传播,大风飘送时,传播更远。当然,风力大于每秒5米时就停止活动,钻到地面小麦根部或土缝中。一般成虫羽化后第2天即能将腹内大部分卵产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天亮后,震翅去掉身上的露水,洗漱完毕,趴在麦穗上饮点露水,太阳初升时,虫体向阳,5分钟后身体暖和了开始飞翔,每天晨练1个多小时。小麦吸浆虫需要阳光但不喜欢强光,太阳升高后,即转入贴近地面的麦叶下。麦田宛如吸浆虫的青纱帐,如果大田麦株稀疏,不足以隐蔽,则转入更茂密处或其他叶子下。因为若无遮盖,在强烈阳光下,曝晒30分钟,吸浆虫即一命呜呼。
卵经3~4日后,隔壳可见幼虫在壳内活动,此时,里面的幼虫用力一顶,破壳而出,一条新的生命宣告诞生。幼虫自卵出来后,在卵壳旁留恋盘桓一段时间后,缓缓爬行,由内外颖合缝处钻入颖壳,附于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以口器破伤麦粒皮,吸食流出浆液。此时正是小麦开始灌浆的时候,麦嫩汁多,里面既是营养库,又是避风港。藏在里面,吃喝不愁,谁也看不见。如此生活20天左右,脱皮2次而老熟。第一次脱皮在孵化2日后,第二次在老熟入土之前。最后一次的皮虽然从虫体上脱下但并不抛弃,如果碰到干旱天气,它们常常躲在这层皮内蛰伏不动,借以抵御干旱。
随着麦粒瘪缩,吸浆虫的幼虫逐渐肥硕丰满,需要脱颖人土。这时如遇小麦颖口较紧,幼虫爬出所需时间拖长,待太阳升起后,未能脱离颖口者,往往由于颖壳干燥收缩,将虫体一半夹在颖口内,一半在外则必死无疑。当然,若遇下雨天或晨雾重的天气,小麦颖壳被水浸湿后变得异常柔软,里面的吸浆虫幼虫则如鱼得水,纷纷脱皮而出。没有了阻力,它们脱出的速度也格外地快,自头部露出颖口至完全离开颖口,仅需2分钟的时间。出颖后,爬至麦芒、麦叶或小穗的顶端,身体两端弯到一处,背部拱起,然后猛力弹动,一个漂亮的高空跳水动作稳稳地落到地面。有的胆小一点,选择附近的水珠钻入,遇微风摆动,水珠被震落时,随之落地。那些实在不敢跳下麦粒的,就随雨水沿麦秆滑至地面,然后寻找土缝钻人,若运气不好找不到土缝时,干脆找一软土地头朝下直接钻入,这一待最少也得10个月。
搞清了小麦吸浆虫的生物学特性后,许多防治技术陆续推出。早先人们想到的是用纱布做一布兜,捆到竹竿或木棍上到麦地里抓虫。就像捞鱼一样在麦田中左右扫动,捞一会儿,将网兜中的吸浆虫杀死,倒出,然后接着捞。虽说费工,但也能消灭一些吸浆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