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患者会有睡眠导致的呼吸暂停,后者导致夜间觉醒和白天困倦。这些患者是典型的肥胖和(或)打鼾者。他们每夜会有多达100次的睡眠呼吸暂停发作,其中很多发作会引起短暂的觉醒。
睡眠模式通常随着年龄而变化。虽然一些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比他们年轻时要少,但他们仍抱怨存在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经常诉说不但入睡困难,而且睡眠质量差。他们更容易被环境刺激如噪声、温度变化等唤醒,而且通常会存在某种影响睡眠质量的疾病或不适。
许多人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可乐)后会失眠。许多人即使以前可以很好地耐受咖啡因,也会发生睡眠问题。因为咖啡因在不同人体内的半衰期差异较大,进食咖啡因,特别是在下午6时以后进食,会显著增加失眠概率。患者不一定能意识到咖啡因就是导致失眠的元凶。饮酒的患者,即使饮用中等量的酒(如夜间饮2杯酒),和那些恢复饮酒的酗酒者一样,睡眠质量常较差,夜间频繁醒来。
夜间睡眠质量差可能跟白天小睡有关,这在老年人中更常见。患痴呆的老年人经常在夜间不睡觉。抑郁症,作为一个常见的睡眠障碍的原因,却经常在老年患者中漏诊。
所有年龄的抑郁症(单向情感障碍)患者经常发生以入睡困难(潜伏期延长)、频繁觉醒、典型的凌晨早醒为特征的失眠。没有明显抑郁症状的年轻人,如果存在失眠,将会增加以后患抑郁症的概率。躁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会发生严重的失眠,特别是正处在躁狂期之前或期间。焦虑症患者可有入睡困难,但很少发生凌晨早醒。
二、症状特点
患者经常宽泛地把失眠描述为“睡眠问题”。医生必须明确患者是否具有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延长)、半睡半醒(睡眠质量差)、凌晨早醒或多个上述睡眠问题。患者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失眠类型,所以医生必须分别询问患者每种失眠类型,从而找出正确的失眠原因,提供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短期(小于3周)的失眠常由生活应激事件导致,如情绪、噪声、疼痛、刺激、悲痛、忧虑、时差或工作时间的改变。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情绪障碍)、条件性失眠、药物、咖啡因或酒精常引起慢性失眠。
询问患者当他们入睡前或醒来后都在想些什么可为寻找失眠原因提供重要线索。采访与失眠者同居一室的人,询问失眠者打鼾、呼吸暂停、腿部抽搐、癫癎发作和不正常的睡眠姿势的情况也很重要。除此之外,磁带录音也可为打鼾提供证据。
睡眠潜伏期(从关灯到进入1期睡眠)延长最常见于焦虑症患者、进食咖啡因和饮酒者、年长的患者尤其是白天睡眠者。大部分患者过多估计了潜伏期。一些患者虽然有足够的睡眠,仍感觉未休息好,而抱怨睡眠质量差。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缺乏深度快速眼动睡眠,尤其常见于伴有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妊娠期妇女、饮酒者、恢复饮酒的酗酒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