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
夜啼是指婴儿白日嬉笑如常而能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少则数日,多则数月。
中医学认为,小儿夜啼主要因脾寒、心热及惊恐所致。
小儿脾脏虚寒多因孕妇身体虚寒,胎儿出生后禀赋不足,或因乳母贪凉饮冷,或小儿腹部受寒而致。症见小儿啼哭低弱、睡喜蜷曲、腹部喜欢按摩、四肢欠温、大便稀薄、面色青白、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以温脾散寒。
小儿心经积热常因孕妇脾气急躁,或恣食香燥炙烤之物,胎儿在母腹中感受已偏,出生后又吮母乳,以致心火上炎。症见小儿啼哭声响,见灯火哭声更剧,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指纹较红紫。治以清心泄火。
小儿暴受惊恐多因小儿心气怯弱、智慧未充,若见异物品,或闻持异声响,致使心神不宁。症见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惕、面色青灰、脉象急数。治以镇惊安神。方一龙角丸
龙角0.375克,牡蛎、川大黄各1.125克,黄芩1.5克,蚱蝉2枚,牛黄2.5克。将以上诸药切碎,研成细末,用蜜调和,制成麻子大小的丸,褥中婴儿每次服2丸,依据小儿大小酌情增减。此方为清热宁神方,主治小儿惊悸、夜啼不安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