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痹证为五体痹证之一。凡风、寒、湿、热之邪客于筋或外伤于筋,或痰湿流注筋脉,出现筋急拘挛、抽掣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者谓之筋痹证。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指出筋痹的形成是感受风寒湿邪,致使“少阳有余”,若筋痹日久不愈,“少阳不足”就会发生肝痹。这里的有余是指邪气有余,不足是指经气不足。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此虚彼亦虚。风寒湿邪淫客于足少阳胆经。邪气有余则病筋痹,若经气大虚就会引邪人内,发展成肝痹。
关于筋痹的证候,《素问·痹论》说: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论》说:“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篇说:“肝脉微涩为瘼挛筋痹。”简明扼要地描述了筋痹的主要特征——筋屈不伸、拘挛节痛、步履艰难、肝脉微涩。
此外,《黄帝内经》还谈到了针刺治疗筋痹的原则。“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筋位于分肉之间,当从分肉纳针,中筋则止,不可伤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