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与养生的千丝万缕
奇经八脉与周身的所有经络联络,因此,奇经八脉一旦疏通,全身的气血就会通畅,精力也会越来越充沛。
疏通奇经八脉的过程,其实就是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的过程,因此很多人开始探寻奇经八脉中的养生之道。
任督二脉作为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两条脉络,介于水与火、阴气与阳气之间,对于调节它们的平衡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用奇经八脉养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打通任督二脉,以更好地强身健体和休养生息。
例如,太极拳运动讲究“用意不用力”等,所有的动作只能在缓慢的运动中细细体现,逐步掌握。
只有通过缓慢的和天长日久的运动,逐步使腹部内气饱满,才能打通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从而使“意动形随,内外合一”,使内脏和肌肉的活动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
督脉由人的后正中线上至头面,有“阳脉之海”之称。在头部有许多重要的穴位都属于督脉,如百会穴。
古有言:“干遍梳头发不白。”梳头是最简单的健身方法,可对大脑起到积极的按摩保健作用,因此传统医学将梳头作为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联系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的经络系统就像是地表的江河湖海。十二正经犹如长江、黄河,是主要河流;而奇经八脉就像大江大河边上的湖泊沼泽,或者人工水库。当大江河正值丰水期时,水流灌溢到周边的湖泊水库,把多余的水储存起来,而当大江大河枯水期时,湖泊水库又将储存的水资源贡献出来,灌溉我们的五脏六腑。
由此可见,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因而奇经八脉有蕴涵十二正经气血和调节十二正经盛衰的作用,并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认识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分布于胸腹和头部,起沟通作用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十二经别一般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
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十二经别沟通了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
十二经别对某些腧穴的作用有一定影响。
例如: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穴可以改善咽喉病。该经循行本不经咽喉,之所以能舒解咽喉病,是因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经别“属三焦,出循喉咙”。这说明阴经之穴之所以能作用于头面、五官,缓解和改善疾病,是和经别的作用分不开的。
认识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十五络脉”。
四肢部的十二络脉络,主要起沟通表里两经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躯干部的三络,起渗灌气血的作用。
络脉和经别都是经脉的分支,均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
所不同的是,经别分布较深,无所属腧穴,也无所主病症;络脉分布较浅,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