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无论是四季变换还是雨雪风霜,自然气候的任何变化都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黄帝内经》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发成。”这说明人与自然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体能够感知的气候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湿度、风速、日照等。就拿风来说,我国中医认为“风乃百病之长”,可导致各种疾病,称之为“风邪”,例如:春天的东风易引发心力衰竭和头痛;夏天吹来的南风是脑中风发作的诱因;秋天多西风,呼吸系统疾病流行;而冬天北风盛行,易发高血压等疾病。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呈现出极高的季节相关性。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人体的新陈代谢、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活动也逐渐趋于活跃,因此民间有“菜花黄,疯子忙”的说法,就是说,油菜花开的三四月份是精神病复发的高峰期。另外,春天也是各类肝病的高发期,慢性肝炎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
进入夏天,天气炎热,阳光强烈。这时户外工作者最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头晕眼花、心悸胸闷、恶心乏力,重者危及生命。另外,江淮地区夏季阴雨不断,很多人会感到腰腿及关节疼痛。因为潮湿阴凉的天气会使人体自身组织的抗原性发生改变,从而引发风湿性关节炎。
金秋时节,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增大,容易发生秋燥症、过敏症和肠胃疾病。另外,秋天气温的陡降容易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进入深秋,气温进一步降低,加上冷空气的侵袭,气管炎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往往会病情加重。
严冬时分,万物萧瑟,人体免疫力降至最低,此时是体质较弱者的危险期。寒冷的空气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大外周血管的阻力,使血压明显升高。高血压患者和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应提高警惕。此外,冬季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容易产生功能紊乱,常引起胃痛、冠心病、气管炎等各种疾病,关节炎、咳嗽等常见病也容易在此时复发或加重,即使最常见的感冒也变得久拖不愈。
气候也能影响人的情绪。研究证明,阳光能使人心情愉悦,而阴雨则容易让人情绪低落。在阴雨连连的天气中,很多人会产生抑郁情绪,甚至患上抑郁症,而控制能力不强的儿童在阴雨天中往往会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国外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人造阳光来辅助治疗抑郁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另外,气候与死亡率也密切相关。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日平均气温在15℃至25℃的五六月份,人的死亡率最低;到了气温超过35℃的盛夏,死亡率会骤然上升;随着气温的回落,死亡率会再度下降;而到了深秋时节,死亡率再次攀升,至冬季达到高峰。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最健康
《黄帝内经》有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人体的健康与四季的变化息息相关,要想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就必须顺时养生,讲究“天人合一”。
中医认为,自然界因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器官的各项机能、脉象、气血运行、皮肤腠理的开合都随着季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春夏季节,阳气旺盛,所以属阳;秋冬季节,阴气主导,所以属阴。《黄帝内经》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养生时要遵循不同季节的阴阳变化规律,春夏以养阳为主,秋冬以养阴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真正达到养生的效果。
阴和阳是一对统一体,他们互为根本,在春夏之时注意养阳,则可以预防秋冬之时的寒病;同理,在秋冬之时注意养阴,则可预防春夏之火症。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
具体来说,四季养生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这句话告诉我们,五脏的保养,要顺应四时。根据五行学说,我们不同时节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季属木,气候温和,与人体的肝气相应,应注意舒肝;夏季属火,气候炎热,与人体的心气相应,应注意清心;秋季属金,气候凉爽,与人体的肺气相应,应注意润肺;冬季属水,气候寒冷,与人体的肾气相应,应注意暖肾。
所以说,养生必须符合四时的气候变化规律,不能简而化之,更不可能一招定乾坤。如果违背了自然的养生规律,不仅会导致阴阳失衡,更可能造成五脏失调甚至病变。《黄帝内经》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漏。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失四时阴阳者,失万物之根也。”
很多季节性疾病都能通过四时养生的理论找到根源,一般来说春夏人们容易“阳盛”,出现发热、口渴、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秋冬人们容易“阴盛”,表现为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对于这种现象,《类经》解释道:“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
如果我们能够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养生措施,使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一致,并且按照这样的方法坚持下去,慢慢就能够达到“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的养生效果了。
循节气,养天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季的基本规律,我们养生也必须符合这个基本原则。可是,一年四季,每季有三个月,在这九十天左右的时间中,气候变化也是很大的。以气温为例,在北京,春季开始的立春时节,气温一般在0℃以下,到了晚春的农历三月,气温已经达到15℃左右,前后有十几度的温差。此外,每一季各阶段总体的气候特征也不尽相同,仍以北京的春季为例,初春多风且干燥,而春末则通常湿润多雨。
看来,我们若想顺应时节养生,并且达到最佳的效果,笼统地以四季作为划分时间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既然气候的变化更加复杂、微妙,我们顺时养生的时间标准也应该更加细致、科学。那么我们该以什么为时间标准呢?答案就是:二十四节气,即将一年365天划分为二十四个时间段,根据各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来调养身心。
关于二十四节气,《易·系辞》中就有记载,伏羲氏仰观俯察,观河图、洛书而画卦。河图、洛书中就已明确提出了四时五方、八卦九宫的概念,内含二至、二分及八节等内容。足见节气划分在中国发源之早。
到了战国后期,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已经被明确提出,并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所记载。事实上,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它们显示出了季节的转换,使四季的划分更加清晰。到了西汉时期,在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中,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出现。
大部分人们可能会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依农历编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他们是以阳历为基础划分的。划分方法是将太阳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等分为二十四个彼此相等的段落,每个段落占黄经的15°,此为一个节气。平均下来,一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年共有七十二候。这样,节气中的“气”和此处的“候”就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气候”。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名称都能反映出该节气具体的气候特征。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每个季节变更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说明了这些节气当时的冷热程度;白露、寒露和霜降,则描述了当时容易出现的气候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明降水量的多少;而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反映了自然界的生物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联。
二十四节气历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时间圣经,如今更应该成为我们养生保健的时间宝典。只要我们按照二十四节气,采取相应的养生策略,必定能达到健康长寿、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终极目的。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