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灾情评估与减灾对策
1.1 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
1.1.1 地质灾害的定义
1.1.2 地质灾害的特征
1.1.3 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1.1.4 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
1.1.5 中国地质灾害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 地质灾害评估与分析
1.2.1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类型与内容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2.3 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
1.2.4 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
1.2.5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
1.3 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1.3.1 21世纪全球减灾新战略
1.3.2 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1.3.3 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
1.3.4 减灾系统工程与灾害管理
2 地震地质灾害
2.1 地震概述
2.1.1 地震的定义与类型
2.1.2 地震波
2.1.3 震级与烈度
2.1.4 地震的时空分布
2.2 地震灾害
2.2.1 地震灾害的特点
2.2.2 地震效应
2.2.3 地震灾害破坏形式
2.3 地震的监测、预报与减灾对策
2.3.1 地震监测
2.3.2 地震预报
2.3.3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2.3.4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2.4 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对策
2.4.1 减轻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的综合对策
2.4.2 工程抗震技术
2.4.3 工程隔震技术
2.4.4 工程减震技术
2.5 诱发地震及其预防
2.5.1 诱发地震的类型
2.5.2 预防诱发地震的对策
3 斜坡地质灾害
3.1 斜坡地质灾害综述
3.1.1 斜坡地质灾害的类型
3.1.2 斜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3.1.3 中国斜坡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3.1.4 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
3.2 崩塌
3.2.1 崩塌的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
3.2.2 崩塌的危害
3.2.3 崩塌的防治
3.3 滑坡
3.3.1 滑坡的形态与识别标志
3.3.2 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
3.3.3 滑坡的分类
3.3.4 滑坡的危害
3.3.5 滑坡稳定程度判断与滑坡预测预报
3.3.6 滑坡的防治
3.4 泥石流
3.4.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3.4.2 泥石流的运动机理与径流特征
3.4.3 泥石流的分类
3.4.4 泥石流的危害
3.4.5 泥石流的防治
4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4.1 概述
4.2 地面沉降
4.2.1 地面沉降的成因、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4.2.2 地面沉降的危害
4.2.3 地面沉降的监测、预测与防治
4.3 地裂缝
4.3.1 地裂缝的类型和分布
4.3.2 地裂缝的危害
4.3.3 地裂缝的防治
4.4 地面塌陷
4.4.1 岩溶地面塌陷
4.4.2 采空区地面塌陷
5 其他工程致灾地质作用
5.1 风化作用
5.1.1 风化作用的类型
5.1.2 岩石风化的工程地质问题
5.2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5.2.1 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5.2.2 与河流地质作用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5.3 地下水的工程地质问题
5.3.1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5.3.2 地质灾害中的地下水环境效应
5.3.3 与地下水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5.4 岩溶
5.4.1 岩溶作用的形成条件与发育规律
5.4.2 岩溶地貌
5.4.3 岩溶的工程地质问题
6 工程岩土体地质灾害
6.1 地下工程周围岩体地质灾害
6.1.1 周围岩体变形与破坏类型
6.1.2 岩爆
6.1.3 塌方与冒顶垮帮
6.1.4 其他地下工程灾害
6.2 边坡岩体地质灾害
6.2.1 岩质边坡变形和破坏类型
6.2.2 影响岩质边坡稳定的因素
6.2.3 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6.3 特殊土地质灾害
6.3.1 黄土的工程地质问题
6.3.2 冻土的工程地质问题
6.3.3 软土的工程地质问题
6.3.4 膨胀土的工程地质问题
7 矿区、库区与城市地质灾害
7.1 矿区地质灾害
7.1.1 矿区地面变形
7.1.2 露天矿边坡失稳
7.1.3 煤与瓦斯危害
7.1.4 矿井突水
7.2 库区地质灾害
7.2.1 水库诱发地震
7.2.2 岸坡地质灾害
7.2.3 其他地质灾害
7.3 城市地质灾害
7.3.1 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
7.3.2 人类活动与城市地质灾害
7.3.3 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附录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年)
附录二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