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滩出土的7幅地图中,其中3幅标有森林资源分布的注记,内容非常丰富。在1幅图上标有大小关口5处,还标有林木所在地及其砍伐情况。此幅图的15个注记中,有关松木注记有“大松”、“松刊”、“松刊·十五里”、“松刊·十三里”、“大松刊”、“松口刊·七里”。图上这6个注记的位置是相邻的,说明战国时期秦国邦县东北部是松林密布的地区。但在这6个注记中,标明松林砍伐的有5处,说明这一时期人们砍伐森林活动的频繁。图中还标明林木的种类,有蓟木、灌木、楸木、柏木、楠木、松木等,并指明各种不同林木的方向,如“阳(即南方)有蓟木”、“阳尽柏木”、“北有灌、夏(即楸)”。另一幅图有两处注记“有蓟木”。放马滩出土的战国图集地形、资源为一体,这在以后图中是未见过的。
放马滩出土的地图所表示的内容有居民点、地名、政区、水系、山脉、道路、关隘、森林资源等,且附有距离的注记。图所示范围在战国末期秦国邦县附近的地区,是墓主生前最熟悉的地区,因此,此图当属经过实测而绘制的。它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地域政区图、经济图、地形图。
天水放马滩地图的出土,在我国地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经实测保存至今最早的传世地图,是在今西安碎林中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石刻的《华夷图》和《禹迹图》,距今800余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