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崇拜的偶像<br> 时间过得很快,不觉又是两个秋冬。阿蒙森除了上学,锻炼身体,仍然经常阅读极地探险书籍,关心报刊上登出的海洋和极地探险的最新消息。一天他在图书馆的一份杂志上见到一则报道:《登上滑雪板横渡格陵兰》。<br> 多有趣啊!谁有这么大的胆量敢乘区区一个滑雪板横跨巨大的格陵兰冰河呢?<br> 格陵兰是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岛屿,面积217万多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岛。比老二新几内亚岛、老三加里曼丹岛和老四马达加斯加岛面积的总和还要大,算得上是海岛中的“大哥大”。岛上气候终年严寒,到处冰雪茫茫。中部地区的最低月平均温度达零下47摄氏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过零下70摄氏度。<br> 由于气候寒冷,格陵兰岛上满是厚厚的冰层。这些冰层的平均厚度接近1500米,中部地区最厚可达3400多米,冰的总量多达260万立方千米。厚厚的冰层高耸于海面之上,显得雄伟壮观。假如这些冰全部融化,地球上的海面会上升6.5米,世界上的许多岛屿和沿海陆地都会被海水淹没。<br> 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是人迹罕至的莽莽冰原。从空中看,令人目眩并无限延伸的冰原就像一片辽阔空旷的白色荒野。有人居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的南部,仅有15万平方千米,还不到整个岛屿面积的7%。冰原上的巨大冰川,每天将几百万吨冰推入海中,形成了大小不一的众多冰山。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是许多远航船只的致命杀手。1912年,首次出航的巨轮“泰坦尼克”号就因为在北大西洋撞上了一座冰山,酿成了惊世悲剧。<br> 为了探索这片充满未知的土地,不少探险家都愿意一试身手,但终因气候过于恶劣,冰河又像蜘蛛网一样沟壑纵横,所以从来都没有人成功穿越过。而现在竟然有人敢靠着这么简陋的装备再度尝试,胆子真是够大的了。<br> 阿蒙森全神贯注,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报道,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尤其当他读到要去完成这个壮举的,竟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年轻科技人员费里乔特夫·南森时,真是既羡慕又钦佩。一个普通人,竟有如此的胆量去做前人做不成、不敢做的事,多了不起!<br> 从这以后,他就开始专门查阅关于南森穿越格陵兰的进一步报道。可是,南森此时只是个没有名气的年轻人,报刊哪肯专门对他进行报道呢?相反,南森宣布那个惊人的计划后,不少人还嘲笑他哩!有人挖苦地写道:“本年6月,实验员南森将会有一次惊人的表演:蹬着滑雪板在格陵兰大冰原上奔驰。沿途冰河的裂缝里已设有观众席,免费为观众提供往返船票。”文章还配了一幅插图:一个腿上绑着滑雪板的长腿青年,一动不动地躺在冰山中间,已经死了,雪山顷刻就要把他埋没。<br> 阿蒙森看到插图。非常气愤,为什么要对一个勇于探索的青年人如此挖苦呢?阿蒙森打心眼儿里支持南森的计划,他很想写信给南森,鼓励他,请求和他一起参加这次冰原探险,但一想到自己才只有16岁,又不免犹豫起来。<br> “不成,南森肯定不会要我的。”他自言自语道。<br> 虽然阿蒙森亲手给自己浇了一盆冷水,但他并不灰心,决心更加刻苦学习,坚持锻炼,相信将来总有一天也能到极地去。他继续密切地注意和南森有关的一切消息,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南森的计划和准备情况,他觉得这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br>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报纸上和南森有关的消息依旧寥寥无几。两个月后,一条简讯刊登了出来,南森和他的3个同伴乘“桑雅”号船到大西洋上去了。阿蒙森久久地盯着这仅有的几行字,心中一片茫然。<br> 又是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干脆就见不到“南森”这两个字。<br> “他到底怎么样了呢?”阿蒙森心里老是嘀咕着。<br> 直到9月,才又登出一则简讯,说7月中旬南森和他的同伴已经到达了格陵兰岸边。<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