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技术要素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有人认为,“技术具有多种要素,机器、工具、设备、制作、发明、设计、制造、维护、使用技艺、规则、技术理论等。这些要素可以概括为实物形态的技术要素、操作形态的技术要素和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②也有人认为,“技术具有多种要素,可以概括为: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和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①实际上,这些技术要素的划分,也是一种高度的抽象,现实中的技术要素总是包括在一个静态和动态结合的复杂体系中,它们往往难以从技术过程的复杂体系中剥离出来。
后现代现象学的研究表明,过去经典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需要变化,那种包含主观主义、基础主义、相对主义方法的实体本体论应当为关系本体论所代替。从关系本体论的视角看技术的要素和结构,就不能把技术还原为机械式的零件,而应该把技术看成一个特定时空中存在着的事件或现象,这个事件或现象不单纯是一个物理实体或精神现象,而是一个由人、物、环境、事件、心理和行为构成的复合性的关系网。
这里介绍一种把理论知识、经验技能和物资设备三者作为技术基本要素的观点。三个基本要素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的因素,体现为理论知识和经验技能;另一类是物的因素,主要指物资设备,如工具、机器等。在技术活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