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银为辅料:在宋《太平圣惠方》中提到“与水银结砂子细研”。其后《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研与水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提到“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水银,急炒如青泥,成砂再研”。明《医学纲目》中提到“入水银,置磁石盏内,慢炒成沙,火要看急慢”。
以益母草为辅料:在宋《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不以多少,淡黄通明者为上,飞炼去砂石,研为细末,用有盖砂罐一个,取水中田字草或益母草捣淤土成泥,更入纸筋同捣固济罐子,贵不破,(晒)干盛硫黄末在内,可不满两指,于露地深画十字,放罐子在中心,使底下通透,四面用炭约四五斤,匀火簇,不盖罐子顶,时时捣觑,候化为汁速去四面火,用湿土埋一宿,次日取出于北荫下不见日气处撅一坑子约一二尺,将罐子去盖倒埋一宿,次日取出和罐入汤内煮五十沸,滤出取药”。
以寒水石为辅料:在清《本草新编》中提到“须用寒水石制之火炒,硫黄十两研为佳、加入寒水石一两,亦研为末,和在一处,以水化之,寒水石化而硫黄不化也,候其水干然后取出用之,自无他患黄。……寒水石制硫黄,非制其热,制其毒也,去毒则硫黄性纯,但有功而无过,也可用之而得宜也”。
以甘草为辅料:在宋《太平圣惠方》中提到“滴甘草水研一复时”,其后《圣济总录》中提到“甘草水浸柳水椎研水飞”,明《普济方》中提到“用甘草熬水,酒润,细研”。《医宗说约》中提到“甘草汤煮研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