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紫砂壶收藏与辨伪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201277
  • 作      者:
    吴光荣,黄健亮著
  • 出 版 社 :
    印刷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
    紫砂不似玻璃般晶莹剔透,不似瓷器般光洁细腻,而是古雅朴拙,含而不露,暗合了中国文人的修身之道。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为一体的紫砂艺术,体现着中国文人的综合质素。

    紫砂壶--爱壶之人的必备藏品
    古人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比珠玉还要珍贵的土便是紫砂泥。用紫砂泥烧制的紫砂壶,历来是爱茶之人的必备藏品。一把上好的紫砂壶,不仅在鉴选,也在颐养。养壶便如养性,须身心静谧、年月久远。一把养熟的紫砂壶,只入清水,亦能品出茶香。

    紫砂专家吴光荣、黄健亮先生编著
    《紫砂壶收藏与辨伪》一书由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副教授吴光荣先生和台湾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特聘研究员黄健亮先生合著,其内容均亲自考证,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图片资料珍稀可贵
    《紫砂壶收藏与辨伪》一书中的图片由两位作者提供,图片精美珍贵,让您在学习紫砂收藏知识的同时,通过这些图片了解紫砂壶演变的历史。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光荣,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9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美术史。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从事陶艺教学及陶艺制作、陶瓷史、工艺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件陶艺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及国外一些机构收藏。
    黄健亮,台湾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毕业。长期从事宜兴紫砂研究工作。任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总编辑、《紫玉金砂》杂志总编辑、台湾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特聘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荆溪朱泥》、《紫泥藏珍》、《紫砂名品》、《明清紫砂艺术》、《紫砂款识汇编》、《荆溪紫砂器》等10余册。并先后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不同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手法、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随着紫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收藏紫砂热潮的风起云涌,仿品也是越来越多,而且仿得也是越来越精。面对目前这种状况,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掌握鉴定紫砂壶的诀窍,通过紫砂壶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各个时期各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及工艺手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层次。《紫砂壶收藏和辨伪》介绍了紫砂陶的起源、紫砂茗壶与茶文化、紫砂茗壶的造型与装饰、茗壶款识紫砂茗壶的收藏与辨伪等方面的内容。读者可以从中全面了解紫砂器,真正学到关于紫砂器收藏与辨伪的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此壶造型丰满、形态端正,与明代王问《煮茶图》中的煮水器极为相似。无锡人王问的《煮茶图》画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比吴经墓葬年代嘉靖十二年(1533),晚了20多年。吴经墓中的提梁壶或许还会早一些。但墓葬中的壶与王问所描绘的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流装的部位有所不同,壶底的大小也不一样。但从画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此种造型样式的壶,在嘉靖朝已经在百姓生活中或者富裕阶层的生活中开始出现并流行。
    吴经墓出土的紫砂提梁壶,成型方法还尚未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泥片成型,还只是采用宜兴传统的制作缸的拍坯成型方法,即用泥条盘筑起来,再进行拍打,此种工艺正好可证明宜兴日常生活中的粗陶向工艺陶转变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体现了新的生活方式,必定要产生相适应的日常生活用具,既要注重实用,也要注意到理趣结合,从中也可看出人们似乎已经开始注意到紫砂壶了。◇无锡南禅寺出土四系紫砂壶
    1991年11月,无锡市南禅寺出土了一把鼓墩形四系紫砂壶,胎体近似缸胎,呈紫褐色,显得比较厚重。胎体粗砂含量较多,呈黑色,制作工艺为捏筑成型,即为当时的制缸方法。壶体由两段黏合而成,壶内接痕明显,壶体表面用木拍拍平,再使用竹片(俗称篦子)加工,表面留有加工痕迹,壶底部有轻微的变形内凹。在烧成过程中,器物表面沾有许多“飞釉泪斑”,火疵较多,未使用匣钵。
    ……
展开
目录

紫砂壶与荼文化
紫砂壶的泥料
茶文化的兴盛
紫砂壶的兴起

紫砂陶与紫陶的区别
紫砂陶
紫陶
云南建水紫陶
广西钦州泥兴陶
重庆荣昌陶器
潮州朱泥壶

紫砂壶的造型
圆器
球形壶
半球形壶
圆柱形壶
方器
六方形壶
四方形壶
八方形壶
自然形器——竹节壶
自然竹节形壶
自然形与几何形结合壶
自然竹节形变异壶
竹片组合壶
筋纹器
圆条式筋纹器
葵花式筋纹器
菱花式筋纹器
盉形筋纹器
其他筋纹器
新形器
五色土系列
奥运体操
捏壶系列
抵押的心壶
冷却塔壶
尤仑壶

紫砂壶的装饰
雕塑
莲形软提梁壶
鱼化龙壶
印花
贴花
镂雕
浮雕
剔红
包漆描金
陶刻
绞胎
泥绘
珐琅彩
粉彩
炉钧釉
包锡
镶嵌工艺
金银丝镶嵌
螺钿镶嵌
泥料镶嵌
胎中加砂
磨光

紫砂壶的款识
款识种类
落款的位置
历代款识
时大彬壶款与赝品
“康熙御制”壶款
“陈呜远”款
“荆溪华凤翔制”款
惠孟臣壶款及仿品
“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朝壶款
“曼生铭”、“彭年”、“阿曼陀室”款
ARY.DE.MILDE奔马款
⑨符生邓奎监造款
浙宁玉成窑造款
威海卫同庆顺造款
“己酉南洋劝业会纪念品”款、“光裕”款
“陈鼎和陶器厂”款
清末外销泰国壶款
“金鼎商标”、“跂陶”、“桂林”款
“铁画轩制”款
程寿珍壶款
民国壶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壶款

紫砂茗壶成型方法
紫砂壶制作常用工具
搭子
尖刀
鲭鲅刀
拍子
规车
线梗
明针
泥扦尺
勒只
篦子
复只
竹拍子
挖嘴刀
筒管
独个
水笔帚
茗壶造型与制作方法
圆器的制作过程
方器的制作过程
筋纹器的制作过程

紫砂茗壶收藏与辨伪
明清紫砂壶艺
羊角山古窑出土紫砂残器辨识
考古发掘出土的紫砂壶制作工艺辨识
紫砂壶残器辨识
近代紫砂壶艺
现当代紫砂壶艺
紫砂壶艺辨伪
紫砂制品精粗有别
熟谙标准器
鉴赏辨伪要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