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式太极拳传统一路八十三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483092
  • 作      者:
    史铁柱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太极拳通过呼吸将肺部之气沉入丹田,从而减轻肺部、胸腔压力和负担;其次,丹田之气久集而凝聚成宗气,可补先天元气,使后天返先天;其三,通过引导可引离(祖窍)入坎(肾),引砍入离,使火水末济变成水火既济,用离火煮砍水,宗气足,肾气壮,自然健康,长寿。<br>    太极拳是以《易经》为基础,兼容医、道、佛、儒、武学于一身的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她含养生、气功、技击于一体,外在治标、内在治本、性命双修、尽善尽美。
展开
内容介绍
    《陈式太极拳传统一路八十三式》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是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意、气、身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外柔内刚。
展开
精彩书摘
    杨式太极拳<br>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该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太极拳总论<br>一、陈式太极拳之发展<br>二、太极拳各大派别特点<br>三、陈式太极拳的来龙去脉<br>四、陈式太极拳的特点<br>五、陈发科简介<br>六、雷慕尼简介<br>七、史铁柱简介<br>八、基本动作<br>九、训练方法<br>十、陈式太极拳的眼法<br>第二章 图解传统一路陈式太极拳<br>八十三式太极拳谱<br>第一段<br>1 起式<br>2 金刚捣碓<br>3 懒扎衣<br>4 六封四闭<br>5 单鞭<br>6 第二金刚捣碓<br>第二段<br>7 白鹤亮翅<br>8 斜行拗步<br>9 初收<br>10 前膛拗步<br>11 第二斜行拗步<br>12 再收<br>13 前镗拗步<br>14 掩手肱捶<br>15 第三金刚捣碓<br>第三段<br>16 披身捶<br>17 背折靠<br>18 青龙出水<br>19 双推手<br>20 三换掌<br>21 肘底捶<br>22 倒卷肱<br>23 退步压肘<br>24 中盘<br>第四段<br>25 白鹤亮翅<br>26 斜行拗步<br>27 闪通背<br>28 掩手肱捶<br>29 六封四闭<br>30 单鞭<br>31 运手<br>32 高探马<br>第五段<br>33 右擦脚<br>34 左擦脚<br>35 左蹬一根<br>36 前膛拗步<br>37 击地捶<br>38 翻身二起脚<br>39 兽头势<br>40 旋风脚<br>41 右蹬一根<br>42 掩手肱捶<br>第六段<br>第七段<br>第八段<br>第九段<br>第三章 陈式太极拳传统一路连环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