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换个角度做父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892401
  • 作      者:
    王晶编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是教育领域的公众人物,有着各种实至名归的光环——创业元老、留学教父、人生规划导师以及国内最大教育培训机构的董事长、总裁、精英管理者……虽然,他们是令人仰慕的成功者,但本质上,他们最认同的身份依然是教育者。这个大多有着跨文化教育背景、拥有教育者与成功者双重身份的新东方精英群体,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回首各自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每个偶然和每段感动,他们又会对家庭教育道出怎样的解读?《新东方·换个角度做父母:新东方精英的成长及教子心经》由王晶编著,诚邀关心家庭教育和关注孩子成长的您一起走进各位精英的成长故事和教子故事中,走进他们对教育的思考与感悟中……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晶,青少年心理专家,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北京舞蹈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
    因主持“清华学生家庭教育研究”项目,受到媒体关注,并应邀在“亚洲妇女论坛”上就家庭教育的心理问题作大会主题发言。曾出版家庭教育论著《做不成第一,做“唯一”》,深受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好评。
展开
内容介绍
    俞敏洪携新东方精英团队推出首部家庭教育力作——《新东方·换个角度做父母:新东方精英的成长及教子心经》,一次新东方人文精神在家庭教育中的追本溯源之旅!一部浓缩了新东方精英家庭教育思考与实践的倾力之作!
    《新东方·换个角度做父母:新东方精英的成长及教子心经》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俞敏洪、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亲笔做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知心姐姐”卢勤联袂推荐。
    寻找精英的成长轨迹和成功之必然性,体会精英各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教子故事!
    俞敏洪、赵忠心亲笔做序,孙云晓、李开复、卢勤联袂推荐!
展开
精彩书评
    “近些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图书层出不穷。不少作者和出版社在图书出版之前希望我向读者推荐。由于身份比较特殊,我很谨慎,并不是有求必应。当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要把这本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家长读物推荐给广大求知若渴的年轻父母们。”
    ——赵忠心(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换个角度做父母——新东方精英的成长及教子心经》是一本有特殊营养的书。以俞敏洪为代表的12位新东方精英在少年时代均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这不仅仅提升了他们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其实,生活教育是多数父母可以做到的,这种让人受益终生的教育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吗?”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十几年来,从语言培训延伸到家庭教育领域,从教育学生到引导家长,以人文关怀、人格塑造为出发点,新东方的团队道出了关于自己、关于孩子、关于为人父母者的心声……”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我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哥哥在四岁时得了肺炎。我外婆迷信,说是被鬼“相”了,不让送医院,结果哥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被送到医院。医生说,哥哥的肺部都烧黑了,埋怨我父母送得太晚。我父母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离开了人世,母亲撕心裂肺地哭了很长时间。后来,也许是为了弥补对哥哥的爱,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我的身上。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打针。那时,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几乎天天都要打针。每次打针时,我都像被宰杀的猪一样嚎叫。哥哥的离去给母亲带来了阴影,只要我的身体有一点毛病,她就送我去打针。有一次,我得了肝炎和哮喘病。父母吓坏了,第一时间送我去医院接受全面治疗,还为此提心吊胆了很多年,幸运的是,我终于活了过来。为了给我增加营养,从1962年我出生那年开始,到1980年我考入北京大学,母亲一共养了136头猪,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母亲还养鸡,每次我身体有点问题,母亲就杀一只鸡给我补身子,邻居说我从小是在鸡汤和鸡蛋里泡大的。
    母亲把她全部的爱都给我了,为了我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她可以做出一切牺牲。我姐比我大五岁,她长大后,母亲让她去学医,因为她当医生后,可以方便给我打针。这似乎对我有点“偏爱”,但是母亲的爱,伴随着我成长,一直到今天。
    我的父亲是个木匠,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父亲最拿手的手艺活是架大梁。方圆十里之内,只要有人家盖房子,一般都会请他去架大梁。在我们家乡有个风俗,架大梁、盖新房的人家当天都要请喝酒,我父亲很慷慨,经常喝得一高兴就不要工钱了。有时候,母亲也会因为父亲没拿到工钱而跟他吵架。我父亲长得又高又壮,而我母亲长得很瘦小。可是,每次我母亲打我父亲的时候,父亲从来都不还手。不管别人说什么,父亲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任何时候都不会伤害家人。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我父亲特别宽厚,特别有男子汉气概。
    在没有人家盖房子时,空闲在家的父亲也会做一些家具拿到市场去卖,比如八仙桌、椅子、凳子等。但是父亲的性格很粗放,做不了细致的活儿,所以他做的家具不太美观,也卖不出好价钱。经常是别人买去的家具,过几天又送回我家来修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用在修家具上的时间比用在做家具上的时间还要多,但他依然乐在其中。每次父亲做家具时,我都在旁边“帮忙”——其实是捣乱,但父亲从不管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使用刨子、凿子、锯子等工具。我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做小凳子了,尽管我做出来的小凳子坐上去就散架,但我依然充满了成就感。现在,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和小时候玩这些木匠工具应该有很大关系。
    ……
展开
目录
俞敏洪篇
上篇·父母与我
被“偏爱”的童年
母爱为我撑起一片艳阳天
孝敬,是以敬为先
下篇·我与孩子
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
坚信的力量
帮儿子养成好习惯
快乐是快乐之母
美好的心境,美好的生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专家点评:时间与成长
徐小平篇
上篇·父母与我
我是积极教育的受益者
母亲为我播种希望
下篇·我与孩子
陪伴孩子成长
359行,行行有状元
培养孩子的生活品质
“赢”的教育
专家点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王强篇
上篇·父母与我
生命的种子
自由与自立
下篇·我与孩子
思想创新,行为规范
能力是这样“炼”成的
兴趣与回报
在竞争中成长
情感沟通——预防叛逆的疫苗
教育的终极目的
专家点评:为希望而非梦想
陈向东篇
上篇·父母与我
在崇尚知识的氛围中长大
东躲西藏看书忙
严母慈父
表扬是催化剂
兴趣和目标是第一动力
母亲教会我感恩
妥协而不放弃
爬到山顶的蜗牛和雄鹰的视野一样宽
下篇·我与孩子
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避免家庭教育中的冲突
三代同堂有优势
为孩子播种梦想
专家点评:人生有多条起跑线
周成刚篇
上篇·父母与我
童年时我的秘密武器
动口不动手的“君子”父亲
一言九鼎的母亲
下篇·我与孩子
孩子出问题,根源在父母
对儿子教育的反思
孩子乖与不乖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让孩子有尊严地活着
遗憾与完美
专家点评:向外看梦着,向内看醒着
王修文篇
上篇·父母与我
从小种下梦想和善根
大姐如母,姐夫如父
浪子回头金不换
“成功”是成功之母
下篇·我与孩子
教育孩子时机不可逆,家长要懂得取舍
让孩子从小爱劳动
让孩子从小学会负责任
让孩子从小学会与人相处
生活富有与孩子优秀、成功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犯错要高兴
鼓励孩子多一些实践和经历
努力告诉孩子事实的真相
发现、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
融合中西方教育之精华
专家点评:爱如阳光普照
汪海涛篇
上篇·父母与我
无为而治的童年时光
表扬的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换个角度来应对学业与工作压力
下篇·我与孩子
情商教育重于智商教育
用故事牵动孩子的心
跟随孩子的目光去“培养”他
健康、快乐是我对孩子的期许
家庭是幸福和快乐的存钱罐
专家点评:爱的圆规
杨鹏篇
上篇·父母与我
知识分子家庭成长历“险”记
阅读拯救了我的“语文”
从顽童到校高考状元
慈严相济的教育浸润
下篇·我与孩子
父母影响孩子的命运
我家的读“经”教育
我家的快乐教育
扬长避短的教育
吃苦教育不可少
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积极建立与青春期孩子的情感纽带
寄语家长朋友
专家点评:以人为本的教育
谢琴篇
上篇·父母与我
童年的印记——与父母分离的日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父亲给了我自由的天空
与浪花“做游戏”,与大自然“交朋友”
母亲教我做柔性的女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家是储备力量的地方
下篇·我与孩子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孩子,如果你不那么完美
专家点评:合力大于分力之和
李金朝篇
上篇·父母与我
父亲为我的哭声伴奏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心性善良的母亲
“影子”变形记
文科女状元——交给父亲的答卷
下篇·我与孩子
中西合璧的女儿
中国妈妈和英国爸爸的差异
对“美丽”的不同定义
专家点评:基因与行为
孙畅篇
上篇·父母与我
数学家父亲带给我的逻辑
优秀母亲对我的引领和影响
下篇·我与孩子
把学习变成游戏
按纹路去雕琢
自然,才会润物细无声
教育中的斗智斗勇
扬长避短,因人施教
我教育女儿的得与失
专家点评:幸福,在路上
许雁篇
上篇·父母与我
雁影分飞,四处漂泊
下篇·我与孩子
“自理自立”前奏曲
“成长历练”变奏曲
“品格塑造”交响曲
“沟通陪伴”协奏曲
“学习成长”奏鸣曲
“简单之爱”畅想曲
专家点评:母亲,是帮助孩子摆脱依赖的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