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如何爱你的孩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674639
  • 作      者:
    张蕾著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足国家劳动部注册心理咨询师、职业心理咨询员培训师、青岛市中小学生心理指导中心咨询师、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长期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咨询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青岛市未成年人教育先进工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爱你的孩子》之所以独具魅力,其奥妙正在于她将心理学理论与家庭教育实践进行水乳交融的结合以及破解教育难题的本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心理系张蕾教授是一名高校心理学老师,在教学和研究之余,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家长朋友讲授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于是,把这些年来讲过的内容整理成14个讲座,录制了《如何爱你的孩子》大型家庭教育电视讲座,这本书就是由全部讲稿整理而来的。
展开
精彩书摘
    说起家庭教育,我认为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方式方法问题,而是如何爱孩子的问题。因为爱里饱含着接纳、尊重、信任,也饱含着无私的关怀和有效的帮助,爱饱含悉心的教导和耐心的等待,也饱含着严格的要求和严谨的训练;爱能把惧怕除掉,能医治心灵的创伤,爱能建立德行,也能启迪智慧,爱是对孩子一生最美的祝福。
    很多家长说,现在孩子少,我们对孩子的爱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顶在头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该怎么样把自己的一切、把自己最好的都给予他。但是,爱孩子不是像母鸡爱小鸡一样靠着本能和热忱去爱,因为孩子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格尊严,有着自己成长的轨迹和心理特点。爱孩子需要我们用健全的人格和充足的智慧,需要我们了解爱孩子的全部内涵,掌握爱孩子的正确途径。只要有了爱,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只要有了爱,我们就能达成教育的理想。教育家普遍认为,教育就是爱,会爱孩子就是会教育孩子。父母正确的爱能培育各级各类的人才,他们不但有“才”,有知识有才干,有所作为,而且有福,是幸福的人、文明的人、高尚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这个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的大题目确定为“如何爱你的孩子”缘由正在于此。我愿与大家一同去认识爱的真谛,学习爱的方法,享受爱的喜乐,完成爱的托付,收获爱的果子。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预备自己,用心去爱”。我们需要预备一个家,预备一颗心,预备投入足够的时间,这是爱孩子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爱就无从谈起,不但如此,没有这些,所谓的爱就会变成持续不断的伤害。
    爱孩子的第一个条件是夫妻相爱。为什么说夫妻相爱是爱孩子的前提条件呢?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来到这个世界,所拥有的只有一个家,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家对他来说就是一方天。天上阳光灿烂,小苗就会茁壮成长,天上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或者变化无常,阴晴无定,小苗就会枯萎。如果夫妻不相爱,家庭不和睦,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会使孩子行为失范,就是失去做人的典范。对于孩子来说天底下最好的人就是他的爸爸妈妈,直接和他接触的就是父母。他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学习做人呢?就是通过和父母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习的。夫妻之间不能彼此尊重、彼此爱护、彼此信任,常常彼此轻视、彼此贬低、彼此攻击,甚至常常发生激烈的冲突。家人之间没有话说,很冷漠。
    孩子就会从心底发出感叹:“哎呀,天底下这么好的两个人,都是这样的关系,世界上还有好人吗?还有温情吗?”他和周围的人相处,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互相戒备,互相防范,就是这样彼此冷漠,互不关心。这是生命最原初的关系告诉他的。这就使他们失去了做人的模范、生活的榜样。还有,如果父亲说母亲不好,母亲说父亲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会说:“这两个人都不怎么样。”曾经有一个小朋友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爸爸妈妈还不如我们同学呢。”我说:“怎么能这样说呢?”她说:“我们同学如果谁得罪了谁,就说‘对不起啊,你原谅我吧’。那个同学就说‘好的,没关系’,我们就好了,没事了。可是我眼睁睁地看着我爸爸妈妈就为一句话,两个人就不算完,吵一晚上,我觉得他们太没水平了。”你看,孩子失去了做人的榜样,父母亲自毁掉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孩子在家里找不到榜样,找不到自己所崇敬的人,那么他们可能就到电视里找,到歌曲里找,到网络里找。家长对他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甚至越来越坏了。你想对他要求点什么,他说:“行了,先把你自己管好了再说吧。”这样的家长让孩子失望,让孩子从生命的根本上缺失了最不该缺失的营养。每个孩子都对家庭有着美好的期望,这是与生俱来的,合情合理的,而且,孩子最初的期望不是物质层面的,不需要太多的名牌、大餐,他们渴望的是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第二,就是恐慌不安,甚至嫉妒、厌世、厌生。因为父母关系紧张,家里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打雷”,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冲突,孩子既不能预测,也无法控制,既不能逃避,也难以承受,所以他们害怕,难过。有一个小姑娘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深更半夜就打起来了,吵得非常厉害,甚至动手打。孩子从梦中被惊醒,看到爸爸拿了个杯子,“啪”摔到地下,她吓得不得了。爸爸妈妈吵够了,她悄悄地起来,拿着笤帚、簸箕,把那些玻璃茬儿扫起来,一边扫,一边流泪,她心中非常难过,觉得人世间这么冷漠,天底下应该最亲的两个人,都这么彼此仇视,在别处还会有温暖吗?怎么同学的爸妈都那么好呢?人家怎么都高高兴兴的呢?人家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东西,我为什么得不到?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可怜。三四岁的孩子看着父母吵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好”,“因为我不听话,爸爸妈妈才吵架”,越小他就越容易产生这种负罪感。年龄大一点还稍好一点,他能知道这事不是我惹起来的。负罪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啊。这种恐慌不安、负罪自责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他会觉得到处都不安全,连家都不安全,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呢?而孩子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问题将要用一生去解决。
    第三个负面影响,就是孩子容易成为大人的出气筒、替罪羊。夫妻感情不好,就非常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看到对方令人厌烦的一面。有时候我们听到爸爸妈妈训孩子:“就像你妈,就像你爸爸,就像你姑姑。”孩子真是无辜啊,他不像爸爸妈妈像谁呀?这怎么能成为孩子的错呢?我们怎么可以这样去说孩子呢?就是因为你对对方有怨气,而对方很强大,你没有办法和他去理论,也没有办法去表达对他的不满,而孩子是弱小的,我们很容易对这个弱者发泄我们内心的不满,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让孩子觉得无辜、无理、无奈!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受到无端的贬低与否定,他还能自信、自强吗?这是很难很难的。
    ……
展开
目录
预备自己用心去爱
走出爱的误区避免爱的伤害
知之甚爱之切
小婴儿的大学问
当孩子背上小书包
教会孩子做事
务工务要重家教
爸妈、孩子、钱
家庭中的性教育
批评的艺术
培育爱学习的孩子
情绪智商从小培养
严格要求孩子
无为而教其乐陶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