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历史演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5149
  • 作      者:
    邢广梅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邢广梅,山东青岛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世界海军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后,上校军衔。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国际军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海洋法学会和中国军事法学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海上安全政策、周边海上安全形势、海上兵力行动涉法问题研究,作为中方代表参与过中美海上安全磋商、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中国与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等,出席过国际红十字会国际人道论坛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中国海洋法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作为课题项目负责人承担并完成海军及部级课题五个。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历史演进——从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到1994年圣雷莫手册》由长期从事海上安全政策与国际法理论研究及实务咨询工作的海军学者所著。书中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际海上武装冲突协定法的历史演进过程,探讨了该学科的重要理论问题,辨析了至今有拘束力的相关国际条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该学科的历史学术专著,在国际社会各类海上武装冲突爆发可能性增大的今天出版,具有特殊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历史演进——从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到1994年圣雷莫手册》可作为国际法学者、涉海部门人员及海洋问题关注者的参考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最后,第七《公约》在实施中面临巨大挑战。第七《公约》的初衷是将战斗船只与非战斗船只区别开来,以明确它们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但实践中,将改装为军舰的商船与防御性武装商船及辅助军事行动的商船区分开来是不容易的。防御性武装商船是指那些为了自卫而配备轻型武器的商船,“压倒多数的权威意见认为,这些船只的防御性武装不改变它们作为商船的法律性质”。但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潜艇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这些商船甚至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措施,在潜艇还未实施攻击的时候,就主动撞击潜艇,1915年武装商船布鲁塞尔号撞击德国潜艇一事就是很好的例证。由此,武装商船只具有防御性还是兼具进攻性特征变得模糊不清;辅助军事行动的商船是指那些战时临时征为军用,悬挂本国辅助舰队的旗帜或商船旗帜,从事军事运输或其他军事用途的商船,如舰队辅助船、供给船、油轮等,它们没有正式编入海军部队,不享有军舰身份,也不具有军舰的特权,但是它们的行动可以直接促进战争目的的达成。实践中,许多国家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第七《公约》的条件对商船实施改装,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海军纷纷在不进行公开改装的情况下就将商船并人海军从事军事行动,或者征用商船时只颁发征用船只令和租船契约,而不是第七《公约》第3条所要求的正式委任状,这就导致了上述三类商船界限的模糊,结果是商船只承担正规军舰所负有的义务,却不享有相应的权利。
    毋庸置疑,在现代海战中无论是辅助船还是改装后的商船都不能真正地对抗战列舰。然而,在当前,商船运用于军事的领域越来越宽广。传统上,商船主要用于后勤保障及在海上为军舰添加燃料等辅助性任务。现在,它们还可以用来操纵短距离升降飞机和反潜直升机、通过建立电子防御系统、补充Asw能力等保护海上经济运输,那些配备了相应设备的商船还可以收集情报和布雷等。现代国家实践表明,把那些实际上已并人交战国海军的商船视为战斗船只已成为趋势,传统海战中的战斗船只与非战斗船只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当代国际法学子的使命与追习之
1.1.1  选题缘起
1.1.2  因何研究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史
1.1.3  本著述的预期贡献
1.2  本著述的研究视角、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视角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关于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概念辨析
1.3.1  “武装冲突”的概念界定
1.3.2  “国际、海上”的概念界定

第2章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在近代的形成与体系确立(1856—1914年)
2.1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形成的原因分析
2.1.1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预设了政治前提
2.1.2  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后果奠定了经济基础
2.1.3  以往的规则、学说、判例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形成标志——1856年巴黎海战宣言
2.2.1  历史背景:克里米亚战争促进了海上作战规则的统一
2.2.2  基本内容:确立了海上作战的四项原则
2.2.3  效力及评价:至今有效的保护中立国海上利益的协定法
2.3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初期发展——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的召开
2.3.1  历史背景:裁军会议的意外收获
2.3.2  基本内容:海牙第三公约与医院船免税公约
2.4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体系确立——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的召开
2.4.1  历史背景:继续裁军与继续立法
2.4.2  基本内容:八大公约
2.5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近代完善——1909年伦敦宣言与1913年牛津手册
2.5.1  历史背景:近代对编纂完整法典的追求
2.5.2  基本内容:对国际习惯法的宣示
2.6  近代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整体效力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2.6.1  本时期法律的整体效力评价
2.6.2本时期法律的基本特征

第3章国际  海上武装冲突法在现代的发展(19141945年)
3.1  战时使用潜艇的规制——1922年华盛顿条约及其他
3.1.1  历史背景:无限制潜艇战造成巨大损失
3.1.2  规制潜艇使用的主要法律:四大公约
3.1.3  对潜艇战法律规制的思考
3.2  战时海上无线电使用的控制——1923年海牙规则
3.2.1  历史背景:华盛顿会议的附属产品
3.2.2  规制海上无线电使用的主要法律:1923年海牙规则
3.2.3  规则的适用及修订
3.3  唯一的海峡通行制度公约——1936年《蒙特勒公约》
3.3.1  历史背景:黑海海峡通行权的争夺
3.3.2  规制海峡通行制度的主要法律:1936年《公约》
3.3.3  公约的适用及修订
3.4  现代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整体效力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3.4.1  本时期法律的整体效力评价
3.4.2  本时期法律的基本特征

第4章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在当代的不断完善(1945年至今)
4.1  对海上武装冲突受难者的全面保护——1949年日内瓦第二公约
4.1.1  历史背景:对海上武装冲突残酷性的反思
4.1.2  基本内容:细化和完善了对受难者的保护
4.1.3  效力评价:保护措施有待于更新
4.2  唯一专门限制海上军备竞赛的协定法——1971年海床公约
4.2.1  历史背景:军事行动染指海床
4.2.2  基本内容:禁止在海床安置毁灭性武器
4.2.3  效力评价:有效的海上军备竞赛的协定法
4.3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补充完善——1977年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
4.3.1  历史背景:新变化产生新需求
4.3.2  基本内容:海牙法体系与日内瓦法体系的融合
4.3.3  效力评价:对当代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重要补充
4.4  武装冲突期间海上军事行动指南——1994年圣雷莫海上武装冲突国际法手册
4.4.1  历史背景:法律现代化的诉求
4.4.2  创新与不足
4.5  当代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整体效力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4.5.1  本时期法律的整体效力评价
4.5.2  本时期法律的基本特征

第5章  总结与思考
5.1  总结
5.1.1  关于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总?
5.1.2  关于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体系、内容及在当,代效力评价的总结
5.1.3  关于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特点的总结
5.2  思考
5.2.1  关于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的思考
5.2.2  关于提高我军海上武装冲突法实战运用水平的思考
附录1  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公约及文件
一、二十一个国际公约
二、两个国际法律文献
附录2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三、相关网址
附录3  公约全文
一、《1923年海牙规则》
二、关于海峡制度的公约
三、牛津海战法手册
四、圣雷莫海上武装冲突国际法手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