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清皇室的龙凤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697954
  • 作      者:
    李瑞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清代宫廷生活涉及方方面面,诸如宫闱内幕,祭祀信仰,秀服云裳,祭典礼仪,教养启蒙,饮食起居,颐养游乐,宝藏文玩等,《大清皇室的龙凤梦·教养卷》系依据档案史料的挖掘,对其均有具体细致的描述,相信人们据此可以欣赏到清官皇室生活的生动画面和真实内幕。
展开
精彩书摘
    “野猪皮”子孙的花样名片——清宫皇子的命名规则<br>    康熙之前,清代皇子们的名字,基本是按照满族(皇太极之前称为女真族)的命名风俗随意而起的。至于随意到什么程度,从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多尔衮的名字上可窥一斑,“多尔衮”这个名字的意思,竟然是“獾”!多尔衮的名字尚且如此,更不消说其老爹——努尔哈赤的名字了,这位赫赫有名的清朝政权奠基人,其名字的含意更是让人咂舌,竟是“野猪皮”!<br>    但是,自康熙朝开始,清宫皇子的命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少看到“野猪皮”、“獾”之类的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名字了,而且,皇子的命名也有了一定的规则。<br>    那么,康熙之前皇子的命名,为什么听起来很原始、很奇怪、很有趣呢?康熙为什么要改变老祖宗的传统命名风俗?他又为皇子们采用了什么命名规则呢?以“辈分字”为皇子皇孙们命名又是哪位皇帝规定的呢?<br>    一、随意取名——康熙朝之前的命名风俗<br>    在一些人看来,满族人好像没有姓,或者,从汉语习惯来看,觉得满族人的名字起得很奇怪。其实,满族人是有姓的,如努尔哈赤这一家族姓爱新觉罗氏,鳌拜姓瓜尔佳氏,傅恒姓富察氏,和珅姓钮祜禄氏,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等等。不过,满族人习惯称名不道姓,对于姓氏一般不提,只说自己的名字。这是由于满族人长期生活在固定的血缘集团和地缘组织中,各人的姓氏已被大家所熟知,不言而喻,因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称名不称姓的风俗。<br>    与此相应,满族人在为自己孩子命名时,通常也是只起名字而不提姓氏。满族新生儿的命名一般是在孩子满月之后,最初起名方式比较简单质朴,例如,以动物(或动物身上的某个部位)、植物、属相、山川、矿物、生活用品、出生季节或时辰、长辈的年龄、长幼顺序等来命名,没有一定的规则。因为那时满族人(当时被称为女真人)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靠天吃饭,人们普遍存在着崇拜自然的观念,所以多以自然界的东西为孩子命名。<br>    (一)多彩有趣的满族传统命名风俗<br>    16、17世纪之交,满族先进地区的生产方式已从渔猎过渡到农业,但人们崇拜自然的观念变化并不大,很多人仍然按照原来的习俗为孩子命名。动物、植物、矿物、属相、山川等是满族人熟悉的事物,用它们来为孩子命名很方便,也适合于当时人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些名称寄托了满族人对孩子的期望,即希望子孙能像动物那样茁壮灵巧,生生不息,能像矿物、山河那样坚实雄伟。至于人和动物同名,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雅,但17世纪的满人并没有这个概念,他们的那些名字,正是自然崇拜的表现。<br>    至于满族人以长辈的年龄、长幼顺序来给新生婴儿命名,则是为了借助这些名字纪念父祖,使孩子长大之后铭记父祖的养育之恩,能够孝敬长辈,永远不忘祖宗,这是祖先崇拜的表现。<br>    下面结合清代历史上一些满族名人,来展现一下满族传统的有趣的命名风俗。<br>    ……
展开
目录
慈禧太后生子密档——揭秘清宫后妃生育习俗<br>一、清宫后妃“遇喜”后的生活<br>二、皇子出生后的各种宫廷庆生习俗<br>“野猪皮”子孙的花样名片——清宫皇子的命名规则<br>一、随意取名——康熙朝之前的命名风俗<br>二、有章可循——康熙朝之后的命名规则<br>清宫乳母——皇子养育的第一任角色<br>一、清宫乳母人选的产生<br>二、皇子对乳母的眷念之情<br>帝王巨星——康熙的成才秘籍<br>一、辛酸的童年<br>二、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精心培养<br>三、多位启蒙老师的教导<br>四、康熙是个“学习狂”<br>人才济济满宫廷——康熙皇帝的教子秘籍<br>一、“爱与理智”的养育理念<br>二、神奇的“家法”<br>三、独家宝典:打造全能皇子<br>清宫最神秘的宫女教师——苏麻喇姑<br>一、科尔沁草原走出的“清宫第一宫女”<br>二、皇宫最出色的满文女老师<br>三、高龄抚育康熙的皇子<br>四、一生的传奇<br>祸起萧墙——康熙教子的一大败笔<br>一、重教而不尊师<br>二、自酿苦酒:祸起萧墙<br>严苛甚于平民家——龙子凤孙学校生活揭秘<br>一、深宫内的神秘学堂——上书房<br>二、行走在上书房的皇子师傅们<br>三、“雷人”的学规<br>四、“魔鬼式”全面训练<br>皇子教育的完美典范——乾隆<br>一、祖父康熙的重视培养<br>二、弘历的读书生活及理学名师<br>三、严父雍正的特意栽培<br>被恩师扶上龙椅的跛子皇帝——咸丰<br>一、道光老皇帝的烦恼<br>二、皇子老师的斗智较量<br>鸟笼里的雏鹰——权力真空中养育的光绪皇帝<br>一、慈禧的外甥变皇帝<br>二、慈禧与光绪早年关系揭秘<br>三、一位为学生插上“理想翅膀”的恩师<br>顽劣厌学的典型——清宫末帝溥仪幼年的养育生活<br>一、昙花一现的娃娃天子生涯<br>二、顽劣的学生和苦恼的老师<br>三、一中一西两位恩师<br>四、溥仪和乳母的亲情<br>别样的风景——紫禁城里的洋老师<br>一、顺治帝亦师亦友的“洋玛法”<br>二、康熙皇帝的外教们<br>三、一口“京片子”的“中国通”庄士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