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害的偏见:西方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96274
  • 作      者:
    徐爱国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爱国,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法律思想史、英美侵权法、著有《思想史视野下的法治现象》、《西法肄言——漫话西方法律史》、《名案巾的法律智慧》、《分析法学》等多部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无害的偏见:西方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的研究对象定位于16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对于中国法律的论述。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鸦片战争之间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形象;第三章探讨的是孟德斯鸠对于中国法的论述;第四章是关于马克思·韦伯对于中国法律的论述;第五章总结了罗斯科·庞德与中国的渊源;第六章梳理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批判法律运动的领袖人物罗伯特·昂格尔对中国法的论述;第七章探讨的是比较法律史及其方法论。
展开
精彩书摘
    其次,这种反对态度促进社会秩序的不断修改。“一个社会计划越忌惮修改,它所制定和强加的有关我们基本特征和实践或激情连接的结合的图像就越陷入不可忍受的限制。”
    再次,这种反对态度与一种基督教信仰有关,即我们必须回应自己的超自然召唤,让我们的栖居地向爱开放得更多。“在基督教历史中,我们的个性经验的世俗与超自然这两个层次之间类比关系的观点代表了自然原因的观念的结局,该观念即有能力独立达致启示的某些真理,这个结局通过个人知识取代自然原因作为通向更高级洞见的第一步。”
    复次,在这个意义上,这两个主题是相通的,对社会秩序的反对态度,目的在于让社会秩序、世界变得更加向爱开放。
    最后,基督教的反对态度认为,与社会变化随之而来的替代性线路打破所有混合的社会角色、分工和层级。最好的社会秩序是通过更彻底暴露于真正的挑战当中的方式来使得任何严格的角色、分工和层级的计划不僵化。
    一言以蔽之,儒家行为背景的自然主义认为人们无法凭主观重新创造社会背景,背景是自然形成的;基督教浪漫主义的反对态度则把承认行为背景的自然性与可突破性联系起来,认为最好的社会秩序就是允许不断修改、不断突破的社会秩序。
    丁解这个对比之后,我们才能理解昂格尔所说的,儒家的这种行为背景的自然主义与上述之统治近代西方的基督教浪漫主义不尽相同。正如昂格尔所说的,儒家传统把对人类结合问题的核心强调和行为背景的自然主义方法结合起来,而基督教浪漫主义观点则是把对结合的强调和对社会、历史的反对态度结合起来。也许可以将二者的这两种不同观点与高级法观念的产生联系起来,一个总强调超越、打破现存社会秩序的人性观念的确比不承认主观创造社会秩序的观念更容易催生高级法观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西法律文化的冲撞——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
一、引言
二、欧洲与中国:彼此态度的变与不变
三、西方人看到了什么
四、中国法形象的变化过程
五、结语

第二章 英国外交使团遭遇中国法——马戛尔尼使团的中国法律印象
一、引言
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背景介绍
三、马戛尔尼使团的中国印象
——对四位成员的记述的考察
四、结语

第三章 法国启蒙主义与中国法传统——孟德斯鸠论中国法
一、引言
二、孟德斯鸠与中国法
三、中华帝国的政体特质
四、政治奴役与家庭奴役
五、自然环境与中国法特性
六、风俗、习惯和宗教与中国法律的特质
七、经济与法律
八、结语

第四章 德国现代化理论中的中国法——马克斯·韦伯论中国法传统
一、引言
二、韦伯的法律史观和类型学研究与中国法形象的定位
三、韦伯对传统中国法形象的描述和论证
四、作为形式理性的参照,传统中国法应归于何种类型
五、余论:兼评中西方学者对韦伯论传统中国法的倾听和质疑

第五章 美国法律教授的中国之行——庞德社会法学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一、引言
二、庞德的社会学法理学思想
三、任职中国的背景与过程
四、对中国法律的评述
五、评价与反思
六、结语:庞德与当代中国

第六章   中国法传统的批判与误读——昂格尔批判法学中的中国法传统
一、引言:昂格尔的批判法学与中国法
二、中国传统社会及其法律
三、关于昂格尔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看法的评述
……

第七章 比较法律史及其方法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