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和解原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7136
  • 作      者:
    陈晓明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刑事和解原论》期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刑事和解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刑事和解的生成与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在丰富理论的同时,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与思考的视角,并且也为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建立一个理论运行的平台和实践操作的基础。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晓明,法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福建省刑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厦门市法学会副会长。曾独著、合著和主编《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刑法学专论》等学术著作十多部,并在《法学研究》、《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令月刊》(台湾)、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Policing and Society、Federal Sentencing Reporter、The Journal of Correctional Education、Journal for Juvenile Justice and Detention Service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实现被害人利益保护与加害人复归社会两大目标的平衡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司法制度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刑事和解是传统刑事司法制度在理论上面临困惑和实践中遭遇挫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加害人、被害人和国家(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予以重新评价,并在刑事司法中对各当事人进行重新定位,以努力实现既保护被害人利益又使犯罪人顺利复归社会的目标。刑事和解是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模式,代表了一种革新的精神和一种新的法律文化,已经对犯罪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对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社区的建设形成了重大的影响。在我国,构建科学、严谨的刑事和解制度不仅有利于避免传统刑事司法的诸多弊端,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刑事和解原论》一书试图通过对刑事和解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司法实务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为在我国全面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刑事和解的静态解读
    刑事和解从静态上说是一种新的解决刑事案件的理念或哲学。所谓“理念”,即理性观念,也就是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了真实统一的具体真理理念是极端重要的,它反映了刑事和解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刑事和解原则和哲学的凝练,是刑事和解思想和实践的结晶,是刑事和解文化的积累。刑事和解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精深的体系,对刑事和解发挥着基础的和根本的精神指导作用。
    (一)转变观念
    刑事和解主要是以社会冲突的观点,而非法律的观点来看待犯罪问题,不再过分强调犯罪是对某个深奥的法律规范的违反,更多的是把它看做是对个人和社区的侵害。也就是说,刑事上的冲突不仅体现于犯罪人和国家之间,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体现于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在当代法治社会,虽然犯罪都是由法律规定的,被认为是对刑事法律的违反,刑事司法的运行是国家的责任;但是,刑事和解却要改变这种看法,探寻处理犯罪的新的模式,国家动用刑罚不再是唯一选择。
    从刑事和解的角度来说,犯罪被看做一种加害人与被害人以及社区的对立,而不仅仅是对国家的侵害。犯罪不仅违反了法律,更重要的是它对被害人和社区甚至加害人本人都造成伤害。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和解透视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概念解读
一、刑事和解定义的理论争讼
二、刑事和解的静态解读
三、刑事和解的动态解读
四、几组相似制度的比较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价值蕴涵
一、公正
二、效率
三、公平
四、和谐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功能探究
一、化解功能
二、保护功能
三、转化功能
四、修复功能
第四节  刑事和解的主体定位
一、被害人
二、加害人
三、调停人
四、社区
五、国家(司法机关)
第五节  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司法的比较分析
一、传统刑事司法的主要类型
二、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司法的区别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刑事和解溯源
一、刑事和解的思想源头
二、刑事和解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被害人-加害人调解
一、被害人-加害人调解的源流
二、被害人-加害人调解的运作
三、被害人-加害人调解的评价
第三节  家庭团体会议
一、家庭团体会议的源流
二、家庭团体会议的运作
三、家庭团体会议的效果
第四节  量刑圈
一、量刑圈的源流和目标
二、量刑圈的运作
第五节  国外刑事和解项目的比较分析
一、核心价值一致
二、希冀达成的目标类似
三、适用对象和范围大体一致
四、适用和解的条件和程序基本相同
五、对主持人员的要求相当
六、刑事和解的效果相同
第六节  刑事和解的总体评价
一、刑事和解的优势
二、刑事和解的局限
第七节  国外刑事和解的启示和危险
一、国外刑事和解的启示
二、国外刑事和解的内在危险

第三章  刑事和解的本土探寻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文化与社会视角
一、刑事和解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刑事和解的社会基础
第?节  刑事和解的本土实践
一、古代中国
二、民主革命时期
三、共和国时期
第三节  本土调解的评价
一、本土调解的优越性
二、本土调解的局限性
三、对本土调解应有的立场

第四章  刑事和解的社会问题分析
第一节  自由与秩序
一、自由
二、秩序
三、自由和秩序的关系
四、刑事和解中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二、义务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刑事和解中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三节  正义与公平
一、正义
二、公平
三、刑事和解与“以钱赎刑”

第五章  刑事和解的法律问题解析
第一节  罪刑法定
一、罪刑法定的含义
二、罪刑法定与刑事和解
第二节  罪责刑均衡
一、罪责刑均衡的含义
二、刑事和解与罪责刑均衡
第三节  正当程序
一、正当程序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二、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
三、正当程序与刑事和解
第四节  自由裁量权
一、自由裁量权的含义
二、自由裁量权与刑事和解

第六章  刑事和解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模式
一、域外模式
二、我国的现有模式
三、我国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二、自愿原则
三、正当权利保护原则
四、中立原则
五、保障安全与保护隐私原则
六、转换司法程序不加重原则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一、关于适用范围的争议
二、适用范围的确定
第四节  和解参与人
一、被害人
二、加害人
三、调停人或主持人
四、监督机构
五、双方当事人的亲友和支持者
六、代理人和辩护人
第五节  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刑事和解的提起
二、刑事和解案件的受理与审查
三、刑事和解的运作
四、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与签订
五、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和确认
六、刑事和解协议的效果和执行
第六节  刑事和解的保障和配套机制
一、建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
二、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三、建立加害人帮教机制
四、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项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