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的立法情况来看,排除未成年人成为累犯主体的立法,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不作为构成累犯的前罪。也就是说,前罪必须发生在成年时,才可能构成累犯;若前罪发生在未成年时,无论后罪发生在成年或者未成年时都不构成累犯。第二,规定一定年龄的人不构成累犯。若前后罪均发生在规定年龄之前,则不构成累犯;若前罪发生在规定年龄之前,后罪发生在规定年龄之后,就可构成累犯。相比较而言,第一种立法例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更为彻底,与现代刑法公正、谦抑、人道的三大价值目标相吻合。首先,符合刑法的公正性。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人实行区别对待也是一种平等、一种公正。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是各国刑法的共同原则,将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排除在前罪之外,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其次,符合刑法的谦抑性。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没有必要将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作为前罪,因为未成年人犯罪重在预防而非打击,设立累犯制度的目的在于预防累犯再次犯罪,然而刑罚并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唯一手段,也绝非最佳手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治理未成人犯罪问题,不仅要关注未成年人本身,还要考虑本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教育问题等,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需要全社会参与、进行综合治理。将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排除在前罪之外,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以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再次,符合刑法的人道性。刑法的人道性,是指刑法的制定与适用,都应符合人的本性,尽可能地宽缓。刑法人道性的价值蕴涵体现在刑法的宽容性、刑法的轻缓性和刑法的道义性三个方面。未成年人由于尚未成年,生理与心理均未成熟,各国刑法都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作了特殊规定。将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排除在前罪之外,使其避免因之而构成累犯,这与刑法的人道性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刑法修正案(八)》将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排除于构成累犯的前罪之外,全面、充分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先进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