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767943
  • 作      者:
    (美)克里斯·穆尼(Chris Mooney),(美)雪莉·柯申鲍姆(Sheril Kirshenbaum)著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美国:
  在每5小时的有线新闻中,留给科学的只有1分钟;
  美国人当中,有46%相信地球的历史不到10000年;
  过去20年里,刊登科学版的报纸数量减少了2/3。
  科学界和主流社会之间的分歧日益增大。
  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核扩散――21世纪的许多紧迫问题需要科学,科学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展开
作者简介
  克里斯·穆尼,《科学进步》杂志特约编辑,其著作《共和党人对战科学》和《暴风世界:飓风、政治、及全球变暖论战》都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穆尼在许多出版物上发表作品,包括Wired、Slate和The American Prospect。他现居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展开
内容介绍
  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核扩散――21世纪的许多紧迫问题需要科学才能解决,然而,美国人对于科学家的关注却越来越少。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的两位作者中,克里斯·穆尼是记者兼畅销书作家,雪莉·柯申鲍姆是科学家,二人携手,共同揭示了宗教理论家、薄弱的教育系统、畏惧科学的政客、还有媒体集团是如何相互勾结、将美国推入了这个危险的境地,以及科学家是如何埋头专业、以至未能做出反抗的。
  为了纠正这股逆流,二位作者广泛倡议、热烈呐喊,他们要做的是规劝美国人民,号召他们将科学带回公共对话之中――趁现在还来得及。
展开
精彩书摘
  冥王星为什么重要?
  “冥王星万岁!”
  “别再搞行星歧视!”
  “冥王星是被陷害的!”
  “亲爱的地球:你这浑球。冥王星敬上。”
  “冥王星仍然是颗行星啊混蛋。”
  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布拉格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与会者表决,将冥王星逐出了太阳系。消息传出,街上的T恤衫和汽车保险杠上就出现了大量反对标语,以上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突然之间,IAU决议就将冥王星在科学上除了名;它在文化上、历史上、乃至神话上的地位也被一并剥夺了。
  在天文学家看来,要将冥王星称作“行星”已经越来越难了;如果要继续这么称呼,就得给几颗晚近发现的天体同样赋予“行星”的称号――其中有块名叫“Eris”(以前叫“Xena”)的冰冻岩体,其体积甚至比冥王星还大。但光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让专家剥夺冥王星在苍穹中的地位。“行星”的定义更多地涉及语意,而非科学1。与其将冥王星逐出太阳系,还是新发展几颗行星比较容易――有些科学家、历史学家和记者的确就是这么建议的2。但IAU拒绝妥协3,他们搬出了好几条专业理由:冥王星比另外八大行星小得多啦;冥王星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更接近椭圆啦;冥王星的引力太小,无法“清理轨道周边的大型物体和碎片”啦;等等等等。
  听到这个,美国人惊呆了:“冥王星是行星”是他们从小就学到的,是他们记忆中重要的天文学知识。要改可没那么容易。再往深了一层看,他们觉得这么做不公平;IAU决议激发了他们对弱者的同情――为什么突然就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联盟呢?自1930年发现以来,它已经在里面待了近一个世纪了。一位卡通画家写道:“不准反悔。”4
  很快,相关网站纷纷成立,它们呼吁网民投票,推翻专家的决议,让冥王星保留原有的地位。有人在Facebook上成立了个小组,组名叫“我在你这年纪,冥王星还是颗行星”,组员达到了150万人。新墨西哥州人民对的反对声尤其强烈――当年,冥王星的发现者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曾在这里发起过一个天文学项目。墨州众议院经过投票,一致决定保留冥王星的行星地位,还将2007年3月13定为“行星冥王星日”。美国方言学会也把“被冥王星”(plutoed)选为了2006年的年度单词。学会还给它下了个定义:“使某人或某物降级或贬值,例如: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全体大会上判定,冥王星已不符合其行星标准,此举致使这颗前行星被冥王星了。”
  甚至许多科学家都感到了不安。天文学家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就说天文学界让他“觉得丢脸。” 5斯特恩是美国国家宇航局“新地平线”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项目宗旨是飞往冥王星及以外的天体。斯特恩质疑了将冥王星降级的程序,称“只有不到5%的全球天文学家参与了表决。”别的专家也表达了不同意见;还有人打趣说,IAU就是“无关紧要的天文学联合会”(Irrelevant Astronomical Union)。喜剧演员也开足马力。笑星比尔·马赫(Bill Maher)就讥讽道科学家是在“割肉”。史蒂芬·高博特(Stephen Colbert)打趣说,这颗前行星被迫与太阳系外的“同类”会合,已被“平等隔离”。类似的笑话层出不穷,拜它们所赐,理应是冷静理性的科学界现在换上了一幅喜怒无常的嘴脸。
  总之,对这个决议满意的人几乎没有;下一次IAU会议(定于2009年8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甚至有可能重启辩论。那么,这场星际冲突是怎么闹起来的呢?参与的科学家难道没有预见到公众的反应?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从科学上说,冥王星决议真的必要吗?
  这些问题涉及很广,远不止是太阳系有几颗行星的问题,也不止是未来的婴儿摇篮上会有什么挂件的问题(婴儿摇篮上常挂有行星模样的挂件――译注)。因冥王星而起的喧哗是个生动的例子,它展现了科学和其他社会部门间的鸿沟。在美国,这道鸿沟尤其醒目;而美国又是个特殊的国家:它的科研在世界上居于领先(至少目前如此),但它也孕育了一股强大的反智文化,让民众对科学不管不顾(只要科学家别折腾冥王星就行)。
  仔细想想,这个反差真是惊人。美国有规模庞大的科研设施,每年支持科研的联邦经费超过1,000亿美元6。巨大的硬件投入在全国织起一张大网,其中有政府实验室,有各类研究机构,有世界一流大学,也有开展广泛研究的创新企业;这些机构在网中各得其所,共同撑起美国的科学事业。正是因为巨额投入,美国才造出了原子弹,登上了月球,破解了基因组,发明了互联网。然而,就是这样的美国,孕育出了一批对科学无知的国民。他们不是彻底无视科学的进展,就是干脆拒绝科学的原理,决绝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比如,许多美国人拒绝接受生物演化的理论和事实,数量之多令人沮丧。他们不相信我们这个物种、还有地球上形态各异的其他物种,都是由演化产生的,尽管这一点在科学上已经确凿无疑。再来看疫苗:疫苗是医学史上一项伟大、成功的发明,到二十世纪末为止,它们每年都挽救一百万人的生命7。而现在,在反科学的美国人中,却有一些富有影响的个人走上了危险的道路,不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这个国家已经被政治一分为二,两边的阵营对现实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样是受过大学教育的民众,在民主党员中,相信“全球变暖是事实,而且是由人类活动引起”8的比例,比共和党员高出两倍还多。不仅是这样,美国还在丧失二十一世纪的科研竞赛中的领导地位,逐渐被印度和中国等取代。
  如果美国真的失去了先机,那么公众对科学的隔膜肯定会是一个原因。在美国,科学或许是费解的、可怕的、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公众与科学的接触也往往浅尝辄止。调查显示,只有18%的美国人认识一位科学家9。能叫出全国最高科研机构的人就更少了(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7年底的一项调查要求受访者说出一名科学界的典范人物,结果44%的人交了白卷10――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收到的答案中,“盖茨”、“戈尔”和“爱因斯坦”出现得最多;而这几位,有的根本不是科学家,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
  现状如此,在科学家每天起床接着改造世界时,美国的普罗大众就难免跟不上了。正是两者的疏远,让冥王星式的冲突反复爆发:民众突然闹明白了科学家在干什么,随即报以愤怒或警觉,甚至更糟。
  冷落冥王星不会在地球上引发什么大不了的后果;但科学和社会的脱节却会产生严重的破坏。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时代: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生态饱受掠夺,生物医药研究争议频频。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恐惧的事物,比如全球疫病、核扩散、高科技恐怖袭击等等。在遗传学和神经科学领域,我们都站到了突破的关口上(其他领域也是)。这些突破会重新界定我们的身份,甚至让我们的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时代,科学理应在政治生活、经济前景、甚至人民的生活方式、日常习惯中扮演起重要角色。然而,令人担忧的分歧却一次次出现在我们眼前:一边是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另一边是我们生活、参政、求知、娱乐、以及界定自我的方式。
  科学家和美国大众之间存在文化隔阂。更严重的是,这种隔阂持续存在,愈演愈烈,已经体现在了决定我们如何思维的社会部门中。在政治、新媒体、娱乐、宗教等领域中,科学都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实际上它没有。
  2001到2008年,一届广受批评的政府主宰了美国政坛,它对科学极其蔑视,在美国近代史上尚无先例11。和这个反面教材相比,巴拉克·奥巴马的政府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希望。但无论如何,科学在政界仍受冷落。它理应在决策和治理中占据中心位置的,但获选上台的官员对此少有体会。无论是民主党,共和党,许多政客都没能在自己关注的问题中看到科学,尽管科学在这类问题中几乎无处不在。实际上,凡是政客都有意让自己显得对科学不太精通,因为他们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书呆子。
  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在1962年写了本经典著作,题为《美国人生活中的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12。书中记载了对智力活动的蔑视如何成为了美国文化的痼疾。作者提出的问题现到还在困扰着我们。在对待科学家的态度上,这个问题显得尤其迫切,而且,它从美国诞生以来就忽隐忽现,始终存在。比如,我们为倍受尊崇的国父富兰克林重写了传记,把他塑造成了喜欢修修补补的的凡夫俗子,而实际上,他却是位深谋远虑的一流科学家13。法国学者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4曾在1830年代访问美国。在他看来,这里的人民对成品的兴趣超过了成品制造过程中的智力挑战和问题。他这么总结道:比起理论来,美国人较关注科学的实际应用。长久以来,美国科学家都要和两股力量竞赛:一股是我们务实进取的态度,另一股是我们的宗教虔诚。当迈凯恩和佩琳在2008年的竞选中嘲讽对果蝇和灰熊的研究时,他们想讨好的正是美国的这股反智风气。他们满以为这样就是给自己加了分;不过这大概也是事实。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冥王星为什么重要?
第二章 重新思考“科盲”问题
第三章 从斯伯丁克到卡尔•萨根
第四章 第三种文化,还是书呆子文化?
第五章 科学逃亡2008
第六章 不流行的科学
第七章 好莱坞和疯狂的科学家
第八章 挫伤宗教
第九章 博客救不了我么
第十章 我们的科学家究竟学到了什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