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科技观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01977
  • 作      者:
    胡钰,胡菊芹主编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科技观察》为“浦江创新论坛创新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汇集了《科技日报》评论理论部全体同志这些年来发表的一些报道、言论,这些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创新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反映了我国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程中的政策和理论焦点。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科技日报》理论评论部一群有朝气的年轻记者近年来的报道结集。这里有人物更有历史,历任国家科委主任和科技部长的追忆、访谈,不仅反映出一个个科技掌门人的主要业绩,更反映出他们所处时代的科技发展状况;这里有解释更有见识,有高层人物对科技政策和决策等的解读,更有记者们对科技领域热点、难点的见识和思考;这里有事件更有故事,有新闻事件的追踪,更有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报道,更是追求。忠于新闻真实,追求新闻理想。敏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监督。这是一个个有新闻理想的年轻人对中国科技的个性观察和特色表达。
展开
精彩书摘
    这种方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1982年1月2日下发的《关于成立国务院科学技术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引人注目地转达了邓小平很长的一段讲话——
    “聂荣臻同志担任科委主任的时候,曾进行了大量工作,把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国防科委和地方的科技力量,即所谓五个方面军组织起来,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分工协作,全国一盘棋。交给哪个单位什么任务,都感到光荣,很高兴地接受。互相照顾,全力支援,很少有扯皮、踢皮球之类的事。聂总那个科学小组既管任务,又管人;既管军,又管民。把管任务和管人结合在一起。对用非所学、安排不当的,没有任务的科技人员,小组有权调整。急需人才的地方就调入去加强。所以,在科技攻关特别是两弹的研制,效率很高,取得显著成果。”
    事实上,这种大力协同、集中攻关的思想在基础科学领域也成果卓著。1982年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和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就是典型。
    胰岛素研究项目确定不久,由于种种原因,面临下马危险。聂帅知道后,立即鼓励说,要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齐心协力大协作。正是根据这种精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三四十位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知人善任。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我在聂总领导下工作了近30年。这是我一生幸福的30年。”和聂帅一起创造那个“黄金时代”的钱学森对聂帅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厚感情。他一辈子住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拒绝了无数次搬家机会,只因为这个房子是聂老总分给他的。
    “我体会聂总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风民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1958年,从国家科委调到聂帅办公室担任秘书的原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这样回忆。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被轻视和歧视的,别人也都认为“不好管”,但聂帅却把他们看得非常宝贵,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被称为“科技工作者的知心领导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战略篇<br>开创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黄金时代”——追忆开国元勋科技主帅聂荣臻<br>在拨乱反正中开拓科技复兴之路——追忆原国家科委主任方毅<br>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之路——访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br>从更深层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访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br>奏响自主创新主旋律——访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br>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访科技部部长万钢<br>以农村科技创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张来武副部长解读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意见<br>促进农业现代化战略转变的重要举措——科技部调研室负责人谈科技特派员制度<br>黄河不断流背后的故事<br>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命力<br>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写在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之前<br>敢于跨越<br>把握创新的规律<br>苏州的启示<br>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进程中领跑<br>从战略全局高度认识西藏科技发展<br>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br>一个共同的任务<br>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br>呼唤“云创新”<br>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积蓄创新势能<br>论“科技奥运”<br>为灾后重建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一)<br>以科学态度保证正确决策——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二)<br>让灾后重建闪耀智慧光芒——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三)<br>讲究科学抚慰重建心灵家园——充分发挥科技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四)<br>从为人作嫁到自己坐庄——卢志扬教授谈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机遇<br>政府有责任为粮种安全站好岗<br>中国种子企业亟须增强国际竞争力<br>中国IT界应积极参与“云计算”技术变革<br>吴绍洪:给未来的风险把脉开方<br>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技理论探索——清华大学李正风教授访谈实录<br>专家解读“产学研用”<br>新能源汽车:谁先突围谁领跑<br>第二章政策篇<br>给创新产品的第一动力<br>创新驱动江苏经济加速转型<br>努力探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br>县域科技工作至关重要<br>正确决策从哪里来?<br>“绿色门槛”怎能形同虚设?<br>限塑令的缺失<br>环评不是橡皮图章<br>专家别当“环保让路”的导演<br>环保“黑名单”背后的转型之忧<br>加快启动新能源内需<br>“这种人一定不能加薪”<br>铁矿石定价权谈判喜中有忧<br>山寨企业倒闭没有悬念<br>当“山寨汽车”穿上新兴产业的马甲<br>欣闻“无核心技术就换班子”<br>动真格才能真转变<br>跨国企业不能跨越责任<br>多产“石头纸”,少造悍马车<br>让科技插上资本的翅膀<br>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br>弯道超车需要科学决策<br>节能减排重在改变消费习惯<br>科技中介不应满足于“牵红线”<br>重视应用研究正当其时<br>为“病土”体检,好!<br>政府采购就当买国货<br>从实践中汲取持续创新的力量<br>创意产业“虚火”引起的思考<br>中国科技任重道远<br>科技创业突破农业发展瓶颈<br>学会把新科技融入生活<br>伟大的创新展示出伟大的力量<br>面对公众疑问务必“高调”一些<br>警惕民意诉求被边缘化!<br>劳动力“升级”带来什么?<br>中水设施闲置法规不到位是关键<br>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难在哪?——专家认为缺乏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br>透视转基因种子背后的国际博弈<br>阻挡新型出版业态的两道槛<br>以方法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原动力<br>迈出基本药物目录这一步后……<br>内外兼修渡难关——金融危机下软件外包业的机遇和挑战<br>第三章人才篇<br>“生命”的活力哪里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br>向着诺贝尔奖进军<br>时代精神的标杆<br>科技创新人才从哪里来?<br>以宽容之心拓展创新之路<br>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br>好学风,我们务必坚持<br>引进,还要培养<br>教育家的苗子在哪里?<br>期待更多的女科学家<br>浮躁:创新的慢性毒药<br>仅有“人才特区”是不够的<br>旧闻何以一再成新闻?<br>拿什么拯救学术尊严<br>怎么理解“基本属实”<br>大学校长何日不再身陷“抄袭门”<br>冷板凳与热炕头<br>维护科学研究的道德净土<br>如何培养21世纪的工程创新人才?——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南加州大学Viterbi工学院院长雅尼斯·C?约瑟斯教授<br>“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模式”在中国新花绽放——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博士<br>跋<br>嗨!评论理论部赵文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