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式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1982年1月2日下发的《关于成立国务院科学技术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引人注目地转达了邓小平很长的一段讲话——
“聂荣臻同志担任科委主任的时候,曾进行了大量工作,把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国防科委和地方的科技力量,即所谓五个方面军组织起来,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分工协作,全国一盘棋。交给哪个单位什么任务,都感到光荣,很高兴地接受。互相照顾,全力支援,很少有扯皮、踢皮球之类的事。聂总那个科学小组既管任务,又管人;既管军,又管民。把管任务和管人结合在一起。对用非所学、安排不当的,没有任务的科技人员,小组有权调整。急需人才的地方就调入去加强。所以,在科技攻关特别是两弹的研制,效率很高,取得显著成果。”
事实上,这种大力协同、集中攻关的思想在基础科学领域也成果卓著。1982年获得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和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就是典型。
胰岛素研究项目确定不久,由于种种原因,面临下马危险。聂帅知道后,立即鼓励说,要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齐心协力大协作。正是根据这种精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三四十位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功。知人善任。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我在聂总领导下工作了近30年。这是我一生幸福的30年。”和聂帅一起创造那个“黄金时代”的钱学森对聂帅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厚感情。他一辈子住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拒绝了无数次搬家机会,只因为这个房子是聂老总分给他的。
“我体会聂总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风民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1958年,从国家科委调到聂帅办公室担任秘书的原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这样回忆。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被轻视和歧视的,别人也都认为“不好管”,但聂帅却把他们看得非常宝贵,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被称为“科技工作者的知心领导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