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流通经济法制史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02783
  • 作      者:
    尚琤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流通经济法制史论》将我国古代流通经济法制分做古代流通经济思想、古代交通运输管理法制、古代粮食管理法制、古代专卖法制、古代市场管理法制和古代对外贸易管理法制六个专题,并分阶段阐述了中国历代流通经济法制的发展脉络,叙述和总结了一些涉及流通经济的重要思想成果、重要法律制度和政策,对中国古代流通经济法制进行了综合性的开拓性的研究,并得出一些中国古代国家力量和流通经济兴衰之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以期为今天法制如何促进和保护商品流通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6.宋代叶适的理财论<br>    叶适(1150—1223年)是南宋时期一个重要的儒家思想家,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提倡功利之学,他的流通经济思想是主张国家应重视理财,但在理财活动中应当区别于聚敛。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政策,他认为王安石不懂周公理财的真谛,走错了方向。他主张国家应扶植商贾,鼓励工商业发展。<br>    他指出理财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夫聚天下之人,则不可以无衣食之具,此有而彼亡,或此多而彼寡,或不求则伏而不见,或无节则散而莫收,或消削而侵微,或少竭而不断,或以其源虽在而浚导之无法,则其流壅遏而不行,是故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者,大禹周公是也。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可见叶适主张国家重视理财,但他也指出理财者绝不应当仅仅是国家,他提出“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的主张。这种理财绝不是为君王聚敛,他将理财和聚敛作了严格的区分,他说:“理财与聚敛异。今之言理财者,聚敛而已矣。非独今之言理财者也,自周衰而其义失,以为取诸民而供上用,故谓之理财。而其善者,则取之巧而民不知,上有余而下不困,斯其为理财而已矣。”<br>    他还批判了传统的“抑末”思想,他认为工商流通业为社会分工所需要,为国家兴衰和社会安定所必需,“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他认为古时国家均鼓励工商流通业的政策符合古义,他说:“按《书》‘懋迁有无化居’”周‘讥而不征’,《春秋》‘通商惠公’,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故子产拒韩宣子一环不与,今其词尚存也。”他反对打击富人,他一再强调“抑兼并富人之意可损”,指责封建国家在“抑兼并”的旗号下,对工商业者的横征暴敛,他斥责说:“先以破坏富人为事……此非善为治者也。”<br>    叶适认为古时国家一般主张理财要探究财用的根本,不能一味地只顾求多。他指出:“财用,今日大事也,必尽究其本末而后可以措于政事。欲尽究今日之本末,必先考古者财用之本末。盖考古虽若无益,而不能知古则不能知今故也。夫财之多少有无,非古人为国之所患。”他指出理财的根本不在财之取得的多少,他说:“隋最富而亡,唐最贫而兴……致唐之治,有唐之胜,其不待多财而能之也决矣。然而其所以不若唐者,非以财少为患也。故财之多少有无,非古人为国之所患,所患者,谋虑取舍,定计数,必治功之间耳。非今日以一财之不足而百虑尽废,奉头竭足以较锱铢,譬若惰夫浅人,劫劫徒知事其口腹而已者也。”<br>    因此,以此为论,他指责王安石并不懂得周公理财之真谛,如果周公居于现在也不会行当今之法:“当熙宁之大臣,慕周公之理财,为市易之司以夺商贾之赢,分天下以债而取其什二之息”是不合乎时宜的。他说三代之时,“天下号为齐民,未有特富者也。开阖、敛散、轻重之权一出于上”,而“今天下之民,不齐久矣。<br>    ……
展开
目录
引言<br>第一章 中国历代流通经济思想综论<br>第一节 以放任主义为特征的流通思想概述<br>第二节 以国家干预主义为特征的流通思想概述<br>第三节 几个涉及流通问题的讨论<br>第二章 中国历代交通运输管理法制<br>第一节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运输管理法制<br>第二节 隋唐运输管理法制<br>第三节 宋代运输管理法制<br>第四节 元代运输管理法制<br>第五节 明代运输管理法制<br>第六节 清代运输管理法规<br>第三章 中国历代粮食管理法制<br>第一节 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粮食管理法制<br>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粮食管理法制<br>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粮食管理法制<br>第四节 明代粮食仓储管理法制<br>第五节 清代粮食流通管理法制<br>第四章 中国历代重要商品的专税和专卖法制<br>第一节 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专卖法制<br>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专卖制度<br>第三节 宋代的国家专卖法制<br>第四节 元代的专卖制度<br>第五节 明代的专卖制度<br>第六节 清代的食盐专卖制度<br>第五章 中国历代市场管理法制<br>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市场管理法制<br>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市场管理法制<br>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市场管理法制<br>第四节 宋代市场管理法律制度<br>第五节 元代市场管理法制<br>第六节 明代市场管理法制<br>第七节 清代市场管理法规<br>第六章 中国历代对外贸易管理法制<br>第一节 先秦和秦汉魏晋时期对外贸易法律制度<br>第二节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相关法律制度<br>第三节 宋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br>第四节 元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br>第五节 明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br>第六节 清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br>参考书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