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的功能在于调整在债务人无清偿能力的状态下,法院、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及相关参与主体,为完成以债务人的财产向债权人清偿所发生的行为、活动和关系。也就是说,债务人在正常状态下的债务清偿,由民法或商法调整;而当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其债务的清偿则由破产法解决。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破产制度的立法起步较晚。1986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这一法律只适用于国有企业作为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时的情形。1991年4月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规定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作为前述国有企业破产法的补充,适用于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法人。2006年8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其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企业法人。2007年10月,《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删除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一章。自此,我国的破产法律制度有了统一的法律渊源。由于经济体制的关系以及破产法律制度环境的不成熟,很长时间以来,破产案件和破产程序的进行在我国的发生比率相对较低。相信随着我国变革后的经济体制成熟和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破产程序会真正成为债务人和债权人不可或缺的救济手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