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早些时候建设起来的纪念馆,如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当时,由于有新中国的大力支持,建设工作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并且随着后来几十年不断的征集与充实,这部分馆的馆藏图片、实物倒可以用“丰富”来形容。但是相对而言,一些较晚建起的纪念馆、军史馆,由于它们所表现的事件或者人物,与现今相隔的有些久远,也由于整个社会已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大家对图片、文物的征集与收藏的意识增强,这批纪念馆在历史图片、实物的征集工作上就不那么好运,往往是陈列大纲写好了,馆也建起了,但是却没有历史图片、实物去展示。怎么办?自然一个折中的办法应运而生--到已建好的纪念馆中去翻拍、去复制。然而这一行为,正为历史图片的合理、正确的使用亮起了红灯。比如,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某部要建设一个军史馆,由于没有历史图片,自然便会想到到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翻拍.、复制。对于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参战部队的要求,馆方找不出更充分的理由回绝,便在一遍又一遍交待了使用图片的注意事项之后,把翻拍好的图片交给了他们,可事情就发生在军史馆对于此图片的使用上,此军史馆使用这张历史图片时,对其原配说明文字做了“手脚”,他们在兼顾了图片内容与他们展出主题的基础上,对图片的说明文字进行了再加工,避重就轻,着重突出了自己想要的重点。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只能说方法上有些偏颇,但似乎也无大碍,然而,事情至此并没有完结,军史馆在没有征得淮海战役纪念馆同意的情况下,又把此图片从军史馆翻拍到了另一个馆,然后又经过这个馆在文字上的修饰与琢磨……依次类推,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张图片,在不同的馆里却出现了几种不同版本的说明文字,如若把这些不同的说明文字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原始的与最终版本的说明文字早已是大相径庭。虽然这张图片是战地记者亲自捐赠给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但由于淮海战役纪念馆对于以上行为找不到任何可依据、可考量的法律法规条文与他们进行“理论”,又如何指责别人的不对、不妥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