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力求货币稳定,其铸造发行流通管理大权全部由朝廷控制。明朝初年,企图以纸币(宝钞)作为主要货币,并禁用金银、废止铜钱,但因钞法措施不利,币信不立,只好对银锭和铜钱放开并行。
在铸行钱币方面,早在朱元璋建明之前称吴王时,就在应天府设立宝源局铸“大中通宝”。后在江西等地设宝泉局续铸大中钱。太祖洪武六年(1375年)确立由官府统一铸钱,称作“制钱”,铸行“洪武通宝”。因为要避讳朱元璋名字中的元字,所以确定铸钱一律称“通宝”,而不再称元宝。而且一个皇帝仅铸一种年号钱,如明成祖时铸“永乐通宝”、宣宗时铸“宣德通宝”。之后,又因推行宝钞而停铸钱币,所以“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个年号都没铸钱,弘治十六年才恢复鼓铸“弘治通宝”。为使铸钱方便易成,在铜水中加锌而呈金黄色,所以明钱自弘治以后,铜钱都为黄铜钱。正德年间似乎没铸过年号钱,而流传数量、版别并不少,推想是民间私铸和后代补铸。直至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始,不仅铸大量不同种类的“嘉靖通宝”,还曾补铸从洪武到正德九个年号的钱。嘉靖之后的“隆庆、万历、泰昌(光宗泰昌年在位仅几个月未铸钱,而由熹宗即位后补铸)、天启、崇祯”都铸通宝钱。崇祯钱是中国钱币中最复杂的一种,其大小、轻重、厚度、文字、制作千变万化,单背面文字就有几十种。
明末诸王都曾铸钱,俗称“南明钱”。鲁王铸“大明通宝”,福王铸“弘光通宝”,唐王铸“隆武通宝”,永明王铸“永历通宝”(其中篆、行书体的“永历通宝”是郑成功在台湾所用,请日本人所铸)。
此外,明末许多农民起义军都曾铸钱,如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铸“永昌通宝”小平和当五钱;张献忠同年在成都即位,铸“大顺通宝”;另外,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在张献忠被杀入滇后,曾铸“兴朝通宝”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