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99088
  • 作      者:
    (美)威廉·恩道尔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随着中国南海争端不断升级,油价不断上升,石油资源这一重大问题再次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纵观近年来的石油危机、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等,石油在其中都担纲主角。如果说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整体流动的必然,是冷战后国际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那么石油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也正是历史的选择。当今世界最具战略性的问题之一是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石油无疑是地缘博弈中重要的筹码。
  《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针对石油枯竭论这一惊天阴谋,追根溯源、抽丝剥茧,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从驳斥美英石油帝国所持的石油枯竭论的理论基础——石油生成有机论、石油峰值论开始,书中以大量的事实和严谨的分析,推翻了这一被精心策划渲染并成为工具的理论,同时提出了与之相反的石油生成无机论,并以实例指出世界上有大量被开发和未开发的石油储藏。石油资源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行将枯竭。
  在此基础上,本书揭露了美英石油帝国为达到控制世界石油的目的,如何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战争等手段达到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目的。通过本书,人们便能够了解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势背后的来龙去脉,它们都与石油及其背后的霸权有关。
  改变世界必先认识世界,恩道尔此书开卷有益。
展开
作者简介
  威廉·恩道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长期旅居德国。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研究已逾3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比较经济学硕士。
  威廉·恩道尔作为独立经济学家和新闻调查记者,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工作。他的研究涵盖领域极为广泛,除金融、能源和地缘政治外,还包括世界农业问题、粮食交易垄断、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第三世界债务、对冲基金和亚洲金融危机等。威廉?恩道尔还经常应邀在一些有关地缘政治、经济、金融、农业、能源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定期为世界全球化中心及许多国际出版物撰写文章,还经常为欧洲主要银行和私募基金经理提供咨询。
展开
内容介绍
  谁能想到,石油源自地球生物遗骸是个天大的谎言,石油行将枯竭是个巨大的阴谋?地球石油蕴藏很可能取之不竭。
  为这一颠覆性的观点提供有力佐证的,是前苏联科学家花费40年时间,在传统理论上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地方找到了石油。他们究竟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巨量石油?他们又是如何用科学证据来证实传统石油生成有机论是伪科学的?恩道尔用丰富的资料、无可辩驳的证据给出了答案。
  美英石油帝国为何要编织这个谎言,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这些事件跟石油枯竭谎言有何关系?它们背后的黑手是谁?美英精英集团为达到控制石油、控制世界的目的,是如何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军事等手段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
  这里讲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人们了解新闻背后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真相,它们都与石油和石油霸权有关。人们也会发现,石油的命运,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民族与国家的命运早已被一盘精心策划的棋局所操纵。在这盘大棋局中,与之相关的国家、银行、专家、组织都不过是一颗颗任人操纵的棋子。
展开
精彩书评
  那些看似互不联系的偶发事件,却总能从地缘政治中找到答案。本书就是从石油资源的独特视角看国际战略博弈,这是一个“老美”的“忧患意识”,信不信由你。中国有句格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少将  罗援

  以最神圣的名义,进行最肮脏的战争 ,为了极少数人的私利, 将整个世界拖入永无休止的动荡之中。
  ——新华社高级记者  云 杉

  日本政府为美军驻扎掏钱,为美军基地搬迁掏钱,掏钱为美国大兵修高尔夫球场,还要千方百计地压制地方政府和民众对美国驻军的反对。而事实上,除了驻日美军之外,没有任何外国军队在威胁和伤害日本民众。这种怪事总要有个根源。类似的怪事不只发生在日本。只是由于太多、太普遍或改变起来太困难,大多数人已习以为常。在这本书里,我们的朋友恩道尔一如既往,就象一位不知疲倦和无所畏惧的信使,探索和传播真理。好好读读这本书,有助于睁开眼睛看清世界。        
  ——国防学者  吕德宏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同古代的生物物质无关,西方理论所说的恐龙遗骸深埋、化石化过程,都是不正确的。石油的真正来源是距地面约200公里深处的无机物质。
  ——前苏联科学家  克拉尤希金

  对世界长期能源供给所做的一切研究,都从未质疑那个18世纪的假说——生物物质在地壳内的高压高温下化石化,它缺乏依据。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忠告: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所做的研究,结果全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或者干脆是不成立的。
  ——石油问题分析专家、鹿特丹伊拉斯莫大学教授  彼得·欧戴尔
展开
精彩书摘
  利比亚:北约动武在所难免
  当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等伊斯兰国家动荡不堪甚至政权不保时,利比亚看上去却纹丝不动。无论华盛顿采取何种政变措施,卡扎菲就是不肯拱手交权。
  说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备受物价飞涨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大致还有几分道理,但利比亚(全称“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利比亚的人均生活水平居非洲大陆之冠,民众在医疗、教育和能源方面都享有政府补贴。卡扎菲执政42年间,也并非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卡扎菲从伊德里斯国王手中夺取政权时,利比亚人的识字率仅为10%,现在超过90%,这似乎与暴君的典型形象不太相符。在非洲大陆,利比亚的婴儿死亡率最低,人均寿命最高;营养不良的人口不到5%,比美国还少;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荷兰还要低。针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卡扎菲甚至取消了相关的课税。卡扎菲将自己的模式称为伊斯兰社会主义,虽然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逊尼派,但国家采取的却是世俗而非宗教体制。〔28〕
  最重要的问题是,卡扎菲始终不肯把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交由美英石油公司开采,而是把非洲最大的油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选择地与外国公司签订长期特许协议,中国就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大客户之一。与突尼斯和埃及不同,号召年轻人发动示威这招在利比亚行不通,所以华盛顿不得不在当地扶持并培训反对派,爆发全面内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发表声明,声称卡扎菲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呼吁对利比亚局势进行军事干预。为了褒奖穆萨此举,美国暗中首肯他取代穆巴拉克担任埃及总统。
  有了阿拉伯联盟声明这个借口,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提案获得通过,但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萨科奇在军事行动中一马当先,幻想能帮法国石油公司夺取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北约的军事行动有一点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利比亚虽未违反《联合国宪章》,但“国际舆论”却接受了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赤裸裸的军事入侵的事实,这无疑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尽管这次军事行动被贴上了“人道主义”的标签,依旧掩盖不了其新殖民主义的行径。如果利比亚战事的目的就是强推政权更迭,世界似乎并未考虑对此听之任之将产生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并不涉及卡扎菲是好还是坏,问题的根本是当下的国际法是否公正、战争之举是否正义。
  利比亚的事态发展意味着有人要在国际社会强力推行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被其发明人称作“保护责任”。虽然这个概念含混不清,但奥巴马总统硬是以此作为美军入侵利比亚的理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在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的需要,并解释:“‘保护责任’是一个有关国际安全和人权的新观念,旨在解决国际社会迄今未能很好处理的问题,像大屠杀、战争罪行、种族清洗,以及人道主义犯罪。”〔29〕
  负责为“保护责任”这个模糊不清的观念四处布道的也是一个无孔不入的非政府组织,名为“全球保护责任中心”。该组织是由其他人权组织创立的,其中包括国际危机组织、人权观察、乐施会、难民国际,这种创建方式多少有些像俄罗斯套娃,不过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捐赠人却总是那几张老面孔。〔30〕
  美国先是让北约大肆炒作,接着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声称卡扎菲派空军滥杀无辜。迫于美国的压力,穆萨和阿拉伯联盟成员国以西方的表态为依据,呼吁对利比亚动武,这样华盛顿和伦敦就轻松拿到了下一步行动所必需的遮羞布。尽管尚无证据证明卡扎菲政府军对无辜平民的屠杀,但发动“人道主义”战争已势在必行。看到这些,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北约不在巴林、也门、叙利亚设立这样肆意狂轰滥炸的禁飞区呢?
  “保护责任”的标准到底由谁来决定?!
  与处理其他国家的动荡局势不同,美、英、法对于推动利比亚国内和谈丝毫不感兴趣,更别提寻求妥协了,这正是“保护责任”高度灵活性的体现。谁该干什么都要由华盛顿来决定,国家主权的概念早已被弃之脑后。
  早在2004年,索罗斯就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国家主权的概念作出阐释,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他写道:主权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它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当时社会由统治者和奴隶组成,还没有公民的概念,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主权才成为国际关系的基石……当今,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如果外部势力要对民族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主权就成为一块绊脚石。但是真正的主权属于公民,政府行使主权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如果政府滥用权力,而民众又无力对其加以纠正,那么外部干预就合情合理。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精心布棋
第一章 本性难移“大中东”狼烟四起
始乱突尼斯
美国的“大中东”计划
华盛顿的“软”革命
Kefaya——五角大楼的“非暴力战争”
兰德和Kefaya
利比亚:北约动武在所难免
战略意图
第二章 弥天大谎 石油峰值论
建立石油帝国
哈佛项目老谋深算
油价居高不下
石油巨头打造“专家”
马尔萨斯能源论
操纵美国“国家安全”
“石油七姊妹”
第三章 始料未及 第一次石油危机
美国经济江河日下
密谋石油危机
幕后推手聚首瑞典
荷兰酒店的神秘聚会和大西洋主义
基辛格机关算尽
西德——那是对手,不是朋友
行动天衣无缝
基辛格大权独揽
哈伯特再度出山
第四章 阴魂不散  马尔萨斯借石油还魂
洛克菲勒换新装
造一个新范式
“增长的极限”
人类生存不合法
暗渡陈仓
神秘的加拿大朋友
无声的武器 静静的战争
第二部分 祸起石油
第五章 欲盖弥彰 洛克菲勒绑架石油
藏匿石油
握紧石油杠杆
三轴联动
能源战略彩排
始乱终弃是人质
第六章 借刀杀人 两伊战争启示录
同室操戈
基辛格秘密军援
中情局扶植萨达姆
两面下注
十月惊喜
华盛顿的“低价石油冲击”
搞垮苏联
第七章 欲壑难填 海湾战争志在必得
美国故伎重演
科威特充当诱饵
美国大使口蜜腹剑
第八章 巧取豪夺 车臣战争与俄罗斯石油
苏联油田——美国垂涎三尺
枪口对准俄罗斯
先下手为强
车臣战争真相大白
华盛顿“垂帘听政”
1994年——美国调转炮口
第三部分  峰值之争
第九章 横空出世 俄罗斯石油新理论
石油“滑铁卢”
石油源自地球深处
地球石油蕴藏丰富
“无油之地”有石油
俄国人帮越南找油
斯大林的“曼哈顿计划”
石油也能“再生”
第十章 反攻倒算 石油峰值谎言死灰复燃
不跟你讲科学
切尼与哈伯特
切尼的石油战略
切尼的“峰值”
迟暮的沙漠
第四部分  棋局中国
第十一章 逐鹿中原 欧亚大陆的大棋局
石油!石油!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认“油”不认人
大棋局
能源战争硝烟四起
布热津斯基排兵布阵
玫瑰革命
橙色革命
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 下一个目标:中国
崛起的对手
平地惊雷
居安思危
团结非洲兄弟
都是石油惹的祸
美军剑指非洲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