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少年初长成
在福建省东部有座小城——宁德市。宁德市南边是省会福州,北边是浙江温州,东边与宝岛台湾只隔着一道海峡。明清以来,宁德市即为海防前线、战略要地,而岚口村是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有很多优美的自然景观。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小小的岚口村后即为海拔1048米的凤凰山,毗邻东海明珠三都澳之滨,面朝东海,是真正的依山傍水,属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风水宝地。
宁德市自古以来地灵人杰,以曾姓和黄姓为主的宁德岚口村走出了不少风云人物。仅仅20世纪,小小的山村就孕育出了两位博士:一位是哲学大师,《宗教哲学》的作者,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教授曾仰如先生;第二位就是曾毓群。
曾毓群生于1968年3月,彼时正值国内较为困难时期。自然灾害的影响还未完全消失,百姓普遍穷困,曾毓群家也不例外。但曾毓群的出生,正如同年我国自研、自建的高排水量、高载货量的远洋轮“东风”号一样,给曾毓群家带来了希望。
小时候的曾毓群和兄弟曾毓旭、曾毓东一起住在祖屋里,和众人一样吃着大锅饭。但与寻常顽皮小孩不同的是,曾毓群很聪明,也很爱观察。彼时,恰逢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时期,曾毓群也曾接触过这些人。这些知青每天也要挣工分,不过与村里人从地里回来就吃饭睡觉不一样,这些人一有空就帮人做事儿,比如理头发、修机器。而且知青们爱读书看报,爱听广播,有技术,能为老人治病,能够治好生病的牲畜,村里人也很尊重知青。这些所见所闻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曾毓群的视野,让他隐隐约约感受到技术的重要性。
受知青影响,村里的很多娃上了学。那时,曾毓群跟着父亲曾庆长在田地干农活儿,曾庆长问他:“是想读书还是种地?”曾毓群选择了读书。曾庆长将曾毓群和曾毓旭、曾毓东送去了学校读书。穷人的孩子懂事早,曾毓群深知父母的不易,学习有股狠劲儿,加上为人聪明,他的学习成绩不错,通常都是班里前五名。
在学习上,曾毓群表现出了独特的思维。具体表现为,当时的考试,一般后面都有一两道附加题。这道题分值不算大,即便是不做也能拿满分。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会以确保满分为目的,不去做这道题。曾毓群却不一样,他是宁肯不做基础题也要做附加题,在他看来,只有挑战难题,去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困难,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独特的思维,还体现在另一点,那就是重视英语的学习。和现在从小学开始学英语不同,那时,多数学生是从初中甚至高中才开始学英语的;很多英语老师也都是自学成才,再加上除了英语教材,很少有别的教辅材料。
而且,当时奉行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于英语这门外国语言,大家普遍感觉是新鲜有趣,但思想上不重视,即便是成绩中上等的学生也不例外。同时,由于不是数学语文这种考试课,教师的重视度也不是很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家的热情。所以,当新鲜劲儿过去后,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学习英语。
与其他人不同,曾毓群很重视也很乐意学习这门外国语言。不管出发点是因为优秀学生固有的求知若渴、严于律己的属性,还是因为看准了英语的重要作用,总之他选择了迎难而上,用心去学。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跟着老师学,一点点攻克词汇大山,借别人的录音机听“follow me”节目,反复听磁带来修正“哑巴英语”带来的发音不准问题。
有道是“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肯下苦功夫自然会取得好成绩。曾毓群在英语上的坚持,让他在英语方面表现很优秀,不仅成为班上的优等生,也为他后续的人生奠定了较好的语言基础。
实际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英语也愈发重视。1981年,国际性英语考试托福正式登陆中国内地;1983年,国家明确规定,初中升高中,一定要考英语;1984年,国家甚至发文将英语和语文、数学、生物、地理一道,正式列入高考统考科目。
曾毓群的英语成绩一直很优秀,这也让他迅速适应考试新要求,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而良好的英语沟通水平,也让他能够较为自如地与国际友人进行交流和阅读文献,提升技术。
曾毓群的英文名是Robin,当时大家都知道ATL有个Robin,英语很好,技术很厉害,为人敢拼,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总能以“老子跟他拼了”这种舍命作战的精神,和所有竞争对手大干一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实是,当时的曾毓群还只是一名学生,此时的他思考的是如何在学业上有所精进,以便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天道酬勤,1982年,成绩优异的曾毓群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宁德一中。在这里,他和他一生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宁德时代创始人之一,前副董事长兼总裁黄世霖相遇。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