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近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26020
  • 作      者:
    陆南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部分:陆先生的研究有力表明:勃列日涅夫时期虽号称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但整个社会危机四伏,矛盾重重,是苏联走向衰亡的关键时期。第二部分:围绕陆先生主题论文而举行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发言稿,不同视角的观察和探索。
  1991年底苏联发生剧变以来,中国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版了不少论著。但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苏联兴亡关系的研究,远不如像研究斯大林、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时期那么重视,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重大事件,然而,在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家看来,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苏联最后走向衰亡的罪魁祸首。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即是分析这一时期稳定背后的真相,为稳定付出了什么代价;这种稳定是怎样一步一步转向停滞,最后成为走近衰亡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展开
作者简介
    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60年莫斯科财政学院(现俄罗斯联邦财政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撰写、主编的专著有《苏联经济》、《从企业入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苏联改革大思路》、《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研究》、《新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苏联兴亡史论》、《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等24部。
展开
内容介绍
    1991年底苏联发生剧变以来,中国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版了不少论著。但伴随着研究的深化,就会发现,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苏联兴亡关系的研究,远不如像研究斯大林、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时期那么重视,似乎这个时期与苏联社会主义兴亡关系不很密切。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经济理论上讲,为了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没有摆脱斯大林“左”的教条主义。拿讨论得最多的商品货币关系理论来说,到1961年通过的《苏共纲领》,也只是说它具有新内容并加以充分利用而已,根本没有人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市场经济为取向,强调的还是指令性计划。在所有制问题上,赫鲁晓夫同样是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在他执政时期,急于消灭手工业合作社,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人们搞起扩大集体农庄规模的事来,有的地方甚至把30来个甚至更多的农庄合并成一个大集体,也就是说,成立了根本无法管理的集体农庄。“合并集体农庄,而且常常是胡来的令人不快的合并,这也是集体化的继续,确切地说是集体化的大功告成”;1958年砍掉农村个人副业,认为它影响了公有农业经济发展,而这种错误思想,“是赫鲁晓夫对农民,也是对全体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①在“左”的思想支配下,赫鲁晓夫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政治体制改革的局限性,也使得赫鲁晓夫经济体制改革难以从传统体制中解脱出来。应该说,赫鲁晓夫在揭露斯大林问题过程中,力图推进苏联政治民主化进程,他针对斯大林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反对个人集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加强法制、反对个人专横行为、反对干部终身制和实行干部任期制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主题
前言
一 勃列日涅夫上台的背景
1.一帆风顺的仕途
2.缘何恰巧是勃列日涅夫
3.赫鲁晓夫留下的残局
二 调整与探索改革
1.调整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
2.积极营造与巩固权力
3.改革的探索
4.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三 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1.经济改革停滞的突出表现
2.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
3.经济改革停滞的严重后果
四 政治体制全面倒退
1.政治体制倒退的突出表现
2.政治体制倒退的重要原因
3.政治体制倒退的严重后果
五 值得思考的几个重要问题
1.不改革的确是死路一条
2.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关于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的问题
4.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二部分 专题讨论
陆南泉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停滞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闻一勃列日涅夫时期最大的问题是
丧失民心
马龙闪意识形态化与既得利益阶层是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
高放汲取苏联教训,关键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秦晓追问斯大林模式产生的思想基础
沈志华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 相关链接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三代新沙皇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执政年代述评
评勃列日涅夫时代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