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山脉有三列:正东是凤凰山脉,呈北至南略偏西走向,主峰有三县岽、斋公岽和西岩山等,海拔均在千米以上;正北是项山山脉,是福建武夷山的延伸,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主峰项山甄,海拔1529.8米;东南是阴那山脉(又称莲花山脉),亦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起大埔、梅县交界的阴那山,经丰顺、揭西直至五华与陆丰交界的香炉山,绵延160公里,被称为“粤东的脊梁”,最高峰为铜鼓嶂,海拔1559.5米,为粤东第一高峰。这样的地势,北面可阻挡冬季的寒流,南面可阻挡夏季的台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林、牧业的发展。境内大、小盆地星罗棋布,以兴宁、梅江、蕉城、汤坑盆地为著,总面积约1776平方公里。盆地与盆地之间常成峡谷,有丘陵或山地与盆地相隔,如同串珠。这些盆地,既是梅州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又是主要城镇的所在地。
梅州市河流溪涧纵横密布。境内河流分为韩江水系、榕江水系和东江水系三大水系,其中韩江水系有韩江、梅江、琴江(古名右别溪)、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江、汀江、梅潭江(古名清远河)、丰良河11条河流。全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此外,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水质好,且有许多优质矿泉和温泉,温泉水温高,流量大,其中丰顺县是温泉遍布的温泉之乡。另外,梅州市地下矿藏种类多,储量大,煤炭、石灰石、锰、稀土、瓷土的储量均居全省的前列。
梅州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远、蕉岭和梅县北部山区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南缘,五华、丰顺、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太平洋,又受山区特定地形的影响,梅州的气候形成了夏季长、冬季短、气温高、光照充足、雨水丰富且集中、易受旱涝灾害、气温差异大等特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