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4094589
  • 作      者:
    叶舒宪, 田大宪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1、2、3……99,每个数字都蕴含着无限神秘玄机、上天给予人类的玄妙密码、悠远而绵长的古老中国文化与一百个数字的丝丝关联。解读中国文化遗产中神秘数字符号所蕴含的未来预言、曾在日本引起了数字崇拜浪潮,其影响泛及整个东亚文化圈、改写国人对数字观念的第一本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叶舒宪,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历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学术院、剑桥大学访问教授,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客座教授。主编有20世纪国外文艺学丛书,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文学人类学论丛、神话历史丛书。著作有《中国神话哲学》《(诗)的文化阐释》《(庄子)的文化解析》《熊图腾》《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文学人类学教程》等三十余部。社会兼职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等。
  田大宪,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论著有《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的历史生成与研究路径》、《新发现的(史记正义)佚文考》、《新闻舆论监督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指某些数字除了本身的计算意义外,兼有某种非数字的性质,它在哲学、宗教、神话、巫术、诗歌、习俗等方面作为结构素反复出现,具有神秘或神圣的蕴涵。人类学家称其为神秘数字,又称魔法数字或模式数字。
    神秘数字的发生根源在于前理性的某种原始的数观念。当数还附着于事物的具体表象,没有为人的理性所把握,就被赋予神秘意义,形成神秘数字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顽强持久的传承力量,世代相沿,在文明进程中历久不衰,成为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生成性的原型数码语言,衍生出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产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儒释道文化与巫术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周边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汇成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给予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以深刻影响,使它既具有神秘数字的一般性特征,也构成它的特殊性。
    汉字的象形特点使神秘数字表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它不仅在构型中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神秘数字的蕴涵,也为神秘数字观念的传衍,起到潜在的注塑作用。它不同于西方的表音文字,成为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的又一特征。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单纯从数字意义上着眼,恐怕无论如何也看不透“一”和“壹”为何会有这些相近似的引申义。按照因形求义的训诂原则,“壹”字形中残留的神话思维表象或许能告诉我们此中奥秘吧。
    《说文》:“专一也,从壹,吉声。”从字形上看,正是一有盖之壶的表象。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易·系辞传》:‘天地壹壹’按:气凝聚也。亦双声连语。据壹训则吉亦意。”其实,壹壹即氰氲、细缉。丁福保《文选类话》释为“元气也”,亦指创世前的未分化状态。而“壹”字取象之“壶”,也正是葫芦剖判创世观的活化石了。《诗·七月》“八月断壶”句,《毛传》:“壶,瓠也。”是葫芦称壶的明证。臧克和君已指出:
    “壶”之得名,在于“胡芦”,两器在功能上、形态上相类。高鸿缙《中国字例》:“古代之壶则极类胡芦。”《鸡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陆佃注:“壶,瓠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瓠”即瓠瓜,又名胡芦。“壶”之名原,在于胡芦;由是制作壶器之人亦得呼为“壶”,将其名长读,是为“昆(混)吾”。《说文·壶部》: “壶,昆吾圜器也。”
    由此看来,“壶”取象于壶即葫芦,正可说明“壹”与“一”的宇宙论意蕴来源于葫芦剖判型创世神话。《新大英百科全书》第五卷收有《创世神话与教义》一文,其中对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作了归纳分类,计有世界父母型、宇宙卵型等共五大类型,并无葫芦剖判型。美国汉学家吉拉道特所著《早期道家神话及意义》一书将中国式葫芦剖判型神话列为宇宙卵型创世神话的亚型变体,并参照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材料,构拟出与道家的混沌主题相关的创世神话谱系规则。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万有始于一
第一节 “一”与“壹”的神活学破译,
第二节 “一”与“混沌”
第三节 太一·太极·太阳神

第二章 太极生两仪
第一节 求解“一生二”之谜
第二节 “一分为二”的破译:葫芦剖判与天地开辟
第三节 “二”为什么又写作“贰”
第四节 “二”与“贰”的道德贬义
第五节 伏羲女蜗是葫芦精吗——世界父母型神话中的辩证法
第六节 “合二为一”的“鞋”与“孀”

第三章 天地人三才
第一节 “三”等于“多”——从韦编三绝谈起
第二节 从“三人成虎”到“三千佳丽”
第三节 作为生成发展之基数的“三”
第四节 帝王世系中的“三位一体”:“三皇”异说
第五节 儒、佛、道中的“三”

第四章 四象运衡玑
第一节 “两仪生四象”新解
第二节 “十字架”与圣四崇拜
第三节 从“黄帝四张脸”到“方相四只眼”
第四节 “天圆地方”与“天三地四”
第五节 “肆”与“死”

第五章 五行昭日月
第一节 “五”出于“四”而胜于“四”的奥秘
第二节 五岳、五帝、五神、五经皆源于“四”
第三节 “五”又怎样战胜“六”
第四节 “五行”与“黄帝”
第五节 “五”的万能膏药效应

第六章 飞龙御六合
第一节 “六马”与“六龙”传奇
第二节 从“六合”到“六爻”
第三节 “人道六制”面面观
第四节 “六根不净”与“六道轮回”
第五节 “六”、“陆”与“禄”
……

第七章 七星悬高照
第八章 八卦定吉凶
第九章 九宫应九州
第十章 十干十月历
第十一章 属相十二支
第十二章 “三十六”与“七十二”
附录 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百年研究史略
初版后记
三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