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软实力与中国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5729
  • 作      者:
    李希光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软实力与中国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软实力是不是应该包含有世界性的内容?中国人把姚明看成是一种中国的象征,中国的骄傲,但姚明同时也是NBA的明星和骄傲,他也是NBA的象征性标志。那姚明到底是中国的软实力的象征呢,还是美国的软实力的象征呢?姚明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呢?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孙雁:
    在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了不少少数民族成员:林跃(羌),朗朗(满),宋祖英(苗),潘多(藏),李宁(壮)。他们不但出场,还扮演了显著的角色。如果让他们穿上本族服装,配以对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之最”的介绍,会让世界感到少数民族不但在中国有机会成功,而且可以是最成功的。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教授贾文山:
    对中国而言,她的理想的全球传播模式是也应该是和谐地球村,这既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理想。这个以和谐为导向、形象为基础、实力为中心的模式既体现了自我利益,也体现了他者利益;既体现了个人的利益,也体现了团体的利益;既体现了民族国家的利益,也体。现了整个全人类的利益。它超越了奥巴马所采用的实力导向、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巧实力模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笑:
    以国家为限的利益划分格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国家软实力真正的价值基点,是独立社会个体,而且首先是那些有能力创造、引导民族或区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可以是像梁启超、季羡林、鲁迅先生那样,在新老、中外文化的深度交融中育化出来的精英;也可以是像杨振宁、朱棣文这样的外籍华人,骨子里始终是中华文化的血脉;还可以是像利玛窦、郎世宁这样为中西文化交融作出贡献的外籍人士。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以一己之力,传达、继承、创造着中华文化,成为可以记念和效仿的具体楷模,铸就了国家软实力的真实价值基础。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内忍·奇蒂:
    “仁义”是儒家哲学思想中两个概念的合体。在公共外交中运用“仁义”,或其在西方对应的价值观,将会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政治环境添砖加瓦。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政冶并非是为保障自身安全而追求权力,它是为保障集体的、无排斥性的安全而对权力进行管理。它以人道主义精神和互惠精神原则为基础,而这些原则同样也蕴含在“仁义”理念中。
    软实力(SOFTPOWER):它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分为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现这种价值观时)、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将提升“软实力”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为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的发展繁荣指明了方向。
    中国模式将为亚非拉寻找共同道路提供借鉴尼泊尔驻华大使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表示,参观过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看到了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的有机结合,这一切都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随机的观察,我认为中国大陆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飞跃发展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相媲美。
    我们欢迎中国倡议在全世界开办孔子学院,伊斯兰堡的孔子学院进展顺利。我们欢迎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学校,以及政治家、议员、商人和文明社会代表们的学习和东方之旅进行投资。中国的饮食一直受欢迎。但下一个世界将是中国企业模式、文化、传统医学甚至电影的混合物。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李希光:“重庆梦”重新定义中国软实力
    过去50年来,现代性来自西方,而今天的现代性来自北京鸟巢、上海世博园、重庆朝天门。重庆故事展现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有经济、私人经济、全球化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多元共存的现代性模式。英国记者、《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作者马丁·雅克说,“很多人仍旧认为,只存在一种现代性模式,那就是西方的现代性模式。”“现代性是由两个因素形成的,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技术,这些可能趋同的因素,会把不同国家带到更相似的发展模式上;另一方面,现代性是由历史、文化所促成的,这些因素在不同国家之间差异很大,这些因素也潜在影响到社会关系、习俗和制度,不仅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制度,同时也包括经济制度。”
    重庆唱红是用最少的投入,重新获取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壮大拥护党和政府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加强公共外交提升软实力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很明了,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的政策,回答外国对中国的问题同时了解对方的想法。仅此而已。公众参加之后,中国的话语权就自然增加了。通过公共外交希望国际对中国的事情的了解和实际接近,至于如何评价,那完全是各国的媒体和外国人的自由。
展开
内容介绍
    无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是否能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渴望经济发展的国家带来实在的政策影响,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未来关于政治经济的学术讨论中一定会加上新的一章。中国模式能够为如何利用国家和市场,并同时消除它们的极端情况提供很好的借鉴。换句话说,中国在国家社会经济力量发展中,协调个体积极性和公共控制的能力已经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认可的软实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遵守现有的大多数国际规则对于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是有促进作用的。中国的成功“依赖于与当代世界联网”。通过广泛参与地区及全球性国际机制,创建部分地区经济和安全机制,审慎而精细地进行外交实践,中国外交正在地区以及世界范围内赢得称赞。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愿望在增加,中国塑造和主导国际规则的能力也在增强。这些都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在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中国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树立了“温和而坚定”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做法,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优良传统。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始终遵循这一价值观”。
    笔者认为,在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内民主的共同推进方面,我们应该更加明确以下几点方针: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其内容不仅指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还包括不同的国际组织之间的平等,同一国际组织内部不同主权国家间的平等,跨国利益集团或国际组织摆脱某些大国的控制进而要求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努力,以及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对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相对独立趋向,等等。[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应该寻求全方位的途径,调动国内各种资源,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第二,要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把握国内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两个大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形成,一方面,形成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扩大了国际政治的行为体范围,各跨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正形成一种独立于国家体系的全球市民社会,它们都是积极的民主化力量。我们必须明确、,国内民主化与国际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国家的民主化不是国家间民主化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没有国际民主的进步,也就没有国内民主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要认识到国际关系民主化过程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汉斯·摩根索不赞成将人权、民主等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掺杂进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去,认为外交政策的第一考虑应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展开
目录
序言创造中国梦推销软实力李希光/1
前言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朱英璜/1
第一部分 国家品牌力
文明古国与现代软实力马苏德·汗/3
中国模式将为亚非拉寻找共同道路提供借鉴
坦卡·普拉萨德·卡尔基/6
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塑辛旗/10
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杨明皓/15
打造国家品牌建立精准理念范英/19
民主转型与国家形象力孙哲/28

第二部分 国家凝聚力
软实力的硬内容:国家制度和核心价值观王希/43
国家核心价值与文化安全史安斌/52
国家团结与软实力建设希拉里·罗斯曼/58
内圣外王:软实力需从国内建设李雪/67

第三部分 国家话语力
如何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孙雁/79
中国媒体在建设软实力时避免成为别国传声筒吴玫/90
网络舆论对中国外交的作用赵瑞琦/95
新媒体外交初探季萌/109
公民网站与公共外交修复毕子甲/118
媒体外交与软实力建设乔木/142

第四部分 国民外交力
中国需要加强公共外交赵启正/153
公共外交:短期讨好。还是建立长期伙伴关系?
内忍·奇蒂/156
公共外交研究的四个理论维度周庆安/171
美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宋颖/179
中国军队软实力的内涵、资源与运用魏超/188

第五部分 文化渗透力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文化软实力单波罗新星/199
中国历史上五大软实力客体汪力娟/207
面子与实力:中美全球传播模式比较贾文山/214

第六部分 软实力战略与策略
从宣传到传播:软实力战略核心叶皓/223
软实力的核心是国家战略能力张文木/237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孙英春/242
加强软实力善用“巧实力”郑保卫/250
传媒全球化下的有效对外传播策略
李飒刘海燕/257

第七部分 软实力的负面性与局限性
美国旧战略的新语言郑己烈/267
媒介、民族国家与软实力的悖论梅琼林/290
国家、个人、社会与一个悖论周笑/297
软实力的消极面与局限性杜涛/306
品牌背后的国家安全罗军/313

第八部分 案例分析
软实力框架下讨论1949年以来中国对外援助
莫瑞登·瓦拉尔/327
从乌鲁木齐“7·5”事件看舆论引导侯汉敏卢春萍/345
从媒介人物看中国软实力的变迁周敏吴鸿亮/352
互联网上的中国环境形象:以《中国日报》为例纪荔内忍·奇蒂/36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