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中国知识阶层的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58708
  • 作      者:
    杨小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小辉,男,1978年9月出生,湖南常德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分获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社会学)。现为上海政法学院讲师,在《二十一世纪》、《学术界》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美国国父们留下了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部。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知识阶层转型与近代中国政治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的使命应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学术和人才。因此,大学应成为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上海政法学院是一所正在迅速兴起的大学,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和综合协调发展,现已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专业。学院以“刻苦、求实、开拓、创新”为校训。这既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是学术精神的象征。这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商务印书馆所聚集的知识群体
    “商务”(commercial)的中英文名称,即反映出起初以印刷为主要业务的定位①。其后,商务印书馆能够实现从印刷到出版的跨越,走上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主要是因为吸纳了知识界大批优秀成员的加入,张元济及王云五是其中的关键人物②。前后以两者为中心,商务印书馆周围聚集起了一大批文化人,形成一个知识群体。
    通过张元济的大力延揽,商务印书馆这个近代最著名的出版机构周围所集聚起来的知识人才,可谓济济一堂。曾经做过浙江大学堂总教习和留日学生监督的高梦旦,经张元济邀约进馆担任编译所国文部主任,后来徐珂(《清稗类钞》作者)、孟森(明清史专家)、留美的英文学者邝富灼、辞典专家陆尔奎、主编《少年杂志》的孙毓修、主编《小说月报》的恽铁樵、主编《教育杂志》的陆费逵等一批学有所长的文化人相继进入商务印书馆任职,商务印书馆最初的一批知识分子群体悄然形成。虽然他们具有不同的思想方法和文化个性,但均属于嬗变中的知识阶层,正行走在从传统士人到现代知识分子的旅途上。当蒋维乔、庄俞在他们的回忆里所描述的这样一群知识分子,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在一起和谐而又坦率地讨论教科书,互有切磋与辩驳的时候,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已经跨进了职业化的门槛。正是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事业进入空前的发展阶段。这样一个群体的形成特别是其新旧兼备的丰厚智识资源,对于商务印书馆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知识群体更是借助商务印书馆这一平台为中国知识与教育的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王云五主持时期,商务印书馆依据现代学科知识门类重组编译所,更大规模地引入新式知识分子,先聘朱经农(留美、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唐钺(留美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竺可桢(留美地理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育华(留美、北京大学数学教授)为编辑主任,继聘任鸿隽、周鲠生、陶孟和为各部编辑主任,这种以新科学知识为纽带的人才组合具有相当的凝聚力。这批新式知识分子进馆后,或改良商务印书馆旧有出版,或协助引进新思维和西学,令商务印书馆可及时紧跟文化潮流,得以光大其对中国文化界、教育界、学术界的影响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教育制度的转换
一、作为士绅生产机制的科举
二、科举批判与革废
三、新式教育的逐步确立:以学制为中心的讨论
四、制度转轨引起社会失衡

第三章 都市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形成
一、觉醒与萌芽:“中等社会”
二、知识自觉:“学术社会”
三、激进知识分子眼中的“知识阶级

第四章 知识分子栖身的文化建制
一、大学
二、研究机构——以中央研究院为例
三、出版:以商务印书馆为中心的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二、与政治权力结构的关系
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知识结构
五、职业选择目标(或机会结构)
六、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