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在位期间都要册立太子,册封仪式隆重,册拜后即诏告全国。东宫建置仿照皇宫宫城,只是规模较小。前半的东边设左春坊,西边设右春坊,掌皇太子的侍从与启奏。东宫官属: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辅导、教谕太子;詹事府,职如朝廷尚书省,置詹事、少詹事,统家令寺、率更寺、仆寺及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左春坊职如朝廷门下省,置左庶子、中允;右春坊职如朝廷中书省,置右庶子、中舍人。这一套设官建置,实际是仿照朝廷的设官建置,为的是让太子利用这个缩小了的朝廷学习施政之道,增长秉政的才干。唐朝前期,皇帝出京,常以太子监国,有时以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主征讨。到了后期,为防止太子抢班夺权,皇帝逐渐限制太子监国,并有意削弱东宫势力,东宫官则为闲散官。
不论皇储制度多么完备,皇位继承问题却总难以按照制度正常进行。唐朝除武则天之外,共有20位皇帝,高祖李渊为开国皇帝,其下以嫡长子按制度继位者只有德宗和顺宗,其余都不是依制度正常继位的。直至清朝,雍正建起了秘密立储制:皇帝在位时,将选定的继承人的名字亲写密封,藏于匣内,放在乾清宫正中最高处“正大光明”匾后面,等皇帝逝去方取下,当众开封验明,确立新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