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被自杀”的政治逻辑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一月八日早上,受命到江苏省山阳县(当时为江南省淮安府首县,知府衙门所在地)督查救灾款发放情况的官员李毓昌被发现悬挂在屋梁上,其仆人李祥等急忙向山阳知县王伸汉报案。王伸汉随即亲自去淮安知府衙门向知府王毂报告,王毂带领仵作(类似法医)等前去查验,得出结论:李毓昌系自杀。随后,知府打报告给省里,按察使胡克家、布政使杨护都同意了这个结论,之后江苏巡抚汪日章、两江总督铁保也都同意以自杀的结论向中央报告。这样,李毓昌自杀身亡就成了一个官方结论。
然而,李毓昌自杀疑点颇多。第二年李毓昌家人到北京告状,嘉庆皇帝看到都察院呈递上来的报告,第一感觉就是:“李毓昌在县署赴席,何以于回寓后遽尔轻生,当夜自缢,其事已不近情”,“其中疑窦甚多,必有冤抑”。嘉庆身在紫禁城,仅凭一份报告就能看出“其事已不近情”,何以江苏各级官员--从知县、知府,到巡抚、总督,竟一个人都没有发现其中有问题?这显然也很不“近情”。
实际上,据两江总督铁保说,他接到王毂禀报李毓昌自杀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疑问,“疑及李毓昌查赈事竣,何以忽至投缳?”不过他没有“详究根由”,而是“草率完结”,潦草结案了。
由此可知,从情理推论,李毓昌自杀是很让人起疑的,精明的嘉庆皇帝一眼就能看出疑窦,昏聩的两江总督铁保也能感觉到事有可疑,所以这件事并不需要严密的逻辑,而只需要常识就能看出其中存有问题。
李毓昌自杀的不合情理之处,还可以从李毓昌的个人情况看出来。李毓昌是当年的新科进士,五月份被皇帝接见后,即被分派到江苏,只要有知县的空缺出来即可优先获得任命。江苏在明清两代是富庶繁华、人文荟萃之地,是当官的最好去处。明代官场有个说法:“命运低,得‘三西一’。“三西”指山西、广西、江西,这三个地方比较穷,油水少,所以当官去这三个地方被认为是“命运低”。而被选派到江苏,则无疑是“命运高”。
只要想一想,李毓昌在37岁时中了进士,正是人生得意之时,刚刚踏入仕途,就幸运地被派到江苏当官,一切都很顺利,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际,他为什么会自杀?从情理推论,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
……
展开
——吴思(著名学者)
官民冲突在中国历史中不断重复,到今天也还是知识分子与社会的普遍关注。洪振快先生的著作《官心民意》让我们清楚看到,中国虽然抱怨暴君昏君庸君、诉说官民冲突两千多年,但始终没能变被动为主动,始终没能放弃对神明君主的期盼。要终结官民冲突,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民主宪政权力制衡,其他都不靠谱。
——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
洪振快是个喜欢钻故纸堆的人,写出的东西扎实、可靠,而且刁钻古怪,思人所未思,想人所难想。文章不长,但属于那种拿起就不想放下的。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纵观历史,官民矛盾确实是中国历代王朝更替的主要作用力。官员在人民身上打什么主意、人民又期望从政府那里得到什么,这个问题不能不弄明白。本书的价值在于用生动而真实的历史故事,揭示官心和民意这对核心矛盾在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不仅还原了诸多被误解和扭曲的历史真相,而且对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官民矛盾大有裨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教授)
在泛娱乐化的当下,洪振快是属于极少数既年轻又读书的人。他不仅读,而且思。为文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字里行间跳动着灵性和知性,好读,耐读!
——徐庆全(《炎黄春秋》副总编)
左手历史,右手现实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具魅力之处.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更生活在历史之中。正因为这样,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历史和现实的左右手,并通过这双手,举历史之镜,鉴现实之弊,启未来之门。
——曾保印(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