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是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2月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题,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一切都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
社会管理的基础在街道、社区和基层组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舞台也在街道、社区和基层组织。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认真贯彻中央及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扎实推进和谐城区建设。
作为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神圣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对中央关注的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尤其是基层社区的管理创新问题和经验进行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华诞之际,黄浦区委党校集中全校的师资力量,并积极动员组织党校第十一期中青班学员的力量,在深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调研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近年来黄浦区各街道、社区基层社会管理及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案例,汇编成集,以此向党的90周岁生日献礼。
基层社会管理的案例浩如烟海,本书在选择案例时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要素: 一是典型性。我们从全区的各部门、各街道和各居委会的大量工作案例中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进行编撰,这些案例涵盖的范围广,如小区管理、基层党建、邻里纠纷、马路整治、旧区改造等各个方面。二是时代性。社会管理是与时俱进的,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管理问题。本书的案例所反映的社会管理问题既有长期存在的社会管理的疑难杂症,也有新时期大都市中心城区在社会飞速发展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创新性。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当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践中遇到社会管理的新问题时,在原有的方法无法解决时,必然要求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来加以解决,这些新方法的运用本身就是创新。当然有的创新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实践中也有效,因而是值得赞赏和推广的,但也有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的。本书的案例,就力图体现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的创新性。四是参考性。虽然本书的案例都发生在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黄浦区,但社会管理的问题既具有区域性的个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共性。因此,本书在选择案例时,尽可能地注意案例所反映问题的普遍性和解决方式的可借鉴性,从而增强案例的参考价值。
展开